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试验的对象均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选择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选择病例总数共为50例,按照药物的不同,将其划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25例患者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即比索洛尔;B组25例患者使用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即卡维地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情况、心肌缺血情况和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以及时间、心率情况均下降,和治疗前各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时间和心率情况无显著差异,P均>0.05。其中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中,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均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和心率情况,其中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所致心血管事件相对比较少,如果情况允许,可优先选择该药实施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脑疝后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探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的临床有效的量化指标,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把握准确的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死亡率,提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本论文釆用回顾性分析,对12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17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后均施行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比较,术前梗死面积通过磁共振或CT扫描评估,并测量中线移位值(mm)和梗死体积(cm3),记录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发病至手术时间(小时)。术后3个月后进行mRs评价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疝前死亡率(16.67%,2/12)明显比脑疝后组(64.71%,11/17)低,同时脑疝前组术后3月mRs评分明显低于脑疝后组,即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好于脑疝后组。说明脑疝前手术降低死亡率,提高神经功能水平。脑疝前组与脑疝后组相关指标的结果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有显著差异,P<0.05,即三项可以作为早期手术指标。性别、年龄、梗死体积、发病至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面积脑死患者,脑疝前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相对于脑疝后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可作为手术选择时机的量化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不同手术方式的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收的40例需要进行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患者所接收的手术方式,以及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采取单侧、双侧次切或全切,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疾病均全部治愈。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时,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甲状腺结构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切除的,且手术方式的选择时关乎患者术后的预后的,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治疗,还能有效避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探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其中行肝部分切除术36例,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42例,纤维胆道镜取石术8例,肝胆管成形术加胆肠吻合术32例,分析不同手术患者情况。结果:从不同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残石情况得知,肝部分切除术有2例残石,残石率为5.55%。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有17例残石,残石率为40.47%。纤维胆道镜取石有3例残石,残石率为37.5%,肝胆管成形术加胆肠吻合术有5例残石,残石率为15.62%。从上述结果可见,肝部分切除术残石率最低,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残石率最高,两组手术方式残石率结果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肝部分切除术优良率最高,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优良率最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肝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肝胆管成形术加胆肠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两组手术方式残石率结果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治疗肝胆总管结石会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以及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其中肝部分切除术能彻底有效清除患者肝胆管结石,但会丧失肝部部分功能。因而需结合患者病史合理选取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残石率,提高肝胆管结石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胃上部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803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341例,经胸或胸腹联合路径462例.结果经腹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min,术中平均输血量200ml;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220min和65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经腹入路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而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6.7%和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经腹入路组(平均21.0d)明显短于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平均26.6d,P<0.05).结论胃上部癌切除术手术路径的选择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经腹路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正畸治疗方案的时机选择,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中收入的68名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确认需要接受正畸治疗,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8名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组内纳入样本34名。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保守治疗后,进行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立即进行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痊愈率明显更高,提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良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尽可能早期开展治疗工作,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口腔状况恢复来说,均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