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胃炎胃溃疡患者行饮食护理对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中抽取80例,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77.50%(P<0.05)。比较两组患者FDDQL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炎胃溃疡疾病时给予饮食护理,可提升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医疗事业也在快速发展。目的探究自控静脉镇痛对肝癌介入术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及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h、24h、48h、72h时的疼痛情况,采用WHOQOL-100量表评价两组生存质量,采用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24h、48h、72h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控静脉镇痛能够有效地缓解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衰竭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内科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苷、思美泰等)等综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标准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BMSCs移植治疗,5d为1个疗程.测定并观察2组血清中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PT、APTT、TNF-α及IL-1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移植治疗对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与分析白内障手术配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白内障患者153例纳入研究,手术治疗通过传统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有效护理配合后患者的症状与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方面得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患者视力提高有明显效果和降低患者眼压,同同时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88 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取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4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监测每日体温、脉搏等;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其中包括输液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1 秒末用力呼吸容积 FEV 1 、用力肺活量 FVC , FEV 1 /FVC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 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的情况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 FEV 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 FEV 1 、 MMEF 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 COPD 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改善患者肺功能进程,促进其恢复并明显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4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OCSP标准进行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型占7.3%,PACI型23.3%,POCI型6.0%,LACI型63.4%,分型与生存率明显相关,TACI型的生存率最低,PACl次之,POCI和LACI的生存率相对较高。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前瞻性等方法进行对照分析,分析采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 6家医院的重型肝炎患者共计 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人工肝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其肝病进展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其生存期。结果:采用了人工肝治疗的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生存期的中位数为 6.2±0.7天,而采用了传统内科治疗的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生存期中位值为 4.0±0.1天,两组患者的生存期中位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进行 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生存期中位值可以达到 40.1±3.8天,较之于传统内科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生存期中位值 27.1±4.0天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患者,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期较之于传统内科治疗方法更长,且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多次采用人工肝治疗的方法也能够同样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采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方法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炎胃溃疡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 10日到 2018年 10月 1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 104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在常规护理中添加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胃炎胃溃疡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恢复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炎胃溃疡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 10日到 2018年 10月 1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 104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在常规护理中添加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胃炎胃溃疡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恢复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9月~2017年01月,纳入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治疗组,每组3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治疗组采用围术期的康复、心理辅导等康复护理手段,分别记录患者入院前,治疗护理后,KPS和ECOC评分,评价患者体力状态、生存质量。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护理后,治疗组KPS评分,由护理前77.75±7.46,上升为88.26±3.43,明显优于参照组护理前78.86±4.85、护理后的79.32±5.64;治疗组ECOC评分,由护理前3.01±0.85,下降为治疗后1.51±0.12,同对照组护理前2.51±0.35、护理后2.17±0.23相比,评分更优。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同常规护理手段相比,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完成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身体各项功能尽快恢复正常状态,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4日~2020年3月2日我院新冠隔离病房收治的22例新冠肺炎患者为护理对象,实施护理前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后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出院后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人文关怀护理后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48例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结果: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5%和69%,五组分析表明,R-CHOP治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CHOP组患者(89%vs.70%,P<0.05)。单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0岁、ECOG评分≥2分、Ⅲ-Ⅳ期、IPI评分≥3分、单纯CHOP化疗方案和无放射治疗均与患者总生存率差相关。此外,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与患者更差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结论:年龄>60岁是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一个重要独立不良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