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探索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疑似隐匿性骨折的患者。为了更全面地探究骨折检查方法的有效性,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了数字X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而实验组则采用了先进的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着重比较了两组的骨折检出率和检查方式对骨折类型的影响,并且还对患者对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骨折类型比较,实验组检查诊断符合度更高(P<0.05);实验组检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有很大的优势,但它仍然可能无法检测到微小的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某院100例疑似肺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胸片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X线胸片检查对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7.83%(90/92),特异度为87.50%(7/8),阳性预测值为98.90%(90/91),阴性预测值为77.78%(7/9),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7.00%(97/100),误诊率为12.50%(1/8),漏诊率为2.17%(2/92)。结论 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表现优良,其高灵敏度、较高特异度及预测值都证明了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高效性、可靠性,可以作为肺结核初始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对其误诊率和漏诊率还需进行进一步的降低。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通过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处理,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状况。结果在手术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系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创口愈合时长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通过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简介:摘要为探讨经阴道子宫病损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围手术期护理,对3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经阴道子宫病损切除术患者进行入院评估、疏导心理、手术前准备、了解术中病情变化,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饮食、活动、导管指导和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30例患者痊愈满意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药品报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运用甘特图制定出活动计划,利用流程图、查检表、柏拉图、柱状图、调查现状,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图等手法分析出药品报损的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查检表,柏拉图等方法针对原因找出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药品在调剂报损、入库报损、过期报损破损数量均有明显降低,药品报损总件数由原来28.1件/周降为13.9件/周。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责任心、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工作效率、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我院降低药品报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药学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不同放疗方式的剂量学特点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3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银夹标记,其中15例行瘤床同步推量放疗,15例行瘤床电子线补量放疗,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评价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及体积。结果瘤床同步推量和电子线补量计划中CTV和CTVTb适形度和均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脏V20和V10、心脏V30和V10,以及对侧乳腺最大照射剂量和平均照射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瘤床调强同步推量放疗在瘤床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方面优于瘤床电子线补量放疗,且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压损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脑外伤及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压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损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2.72%)的压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预后总有效率为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及脑出血昏迷患者压损发生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严重肩关节病损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肩关节病损35例,其中肱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4例,肱骨头坏死3例。所有患者进行8~57个月(平均21个月)的随访,并应用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人工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30例患者能较好地完成梳头和穿衣动作,3例较困难,2例不能完成。Neer评分平均为85.5分,90分以上(优)22例,80~89分(满意)8例,70-79分(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85.7%。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等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肩关节病损是一种可靠的满意的方法,能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缩短疗程。对一部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仍欠满意,应加强术后关节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