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样硬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各种斑块数量及分布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左侧及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实验组斑块148处,其中软斑块数量最多为59处,其次为硬斑块,扁平斑块数量最少。实验组患者斑块总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斑块位于颈内动脉起始段的分别为31处和8处,颈总动脉处分别为15处和4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易操作、无创性、无辐射等优点,能够清晰反映脑血管病患颈动脉血管情况,并可测量参数显示血管自身特征与动脉血流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病 颈动脉 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3例老年高血压和41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组)的ABI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3例(52.38%)和5例(12.20%)ABI降低(ABI≤0.9),两组ABI分别为0.81±0.19和1.27±0.16(P〈0.01)。高血压组中ABI≤0.9与ABI〉0.9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1.19±0.21)mm和(0.83±0.19)mm(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样硬化有相关性。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血压测定 血管内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样硬化组(n=85)与有颈动脉样硬化组(n=366),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动脉样硬化和硬化大小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样硬化组(n=85)、颈动脉样内中膜增厚组(n=46)、颈动脉样斑块形成组(n=320),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和稳定性程度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46)、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85),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按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n=331)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按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血症组(n=66)、高尿酸血症组(n=385),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脑梗死有颈动脉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无颈动脉样硬化组(P〈0.05);脑梗死无颈动脉样硬化组、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尿酸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动脉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动脉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57例,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观察组126例)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131例)。随访3年,记录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的因素。结果随访3年发现,观察组中发生再次脑卒中9例,对照组20侧。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4)。多因素Cox回归显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是减少动脉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P=0.048,HR=0.45,95%CI:0.20-0.99)。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动脉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年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 个体化健康教育 预后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 多排螺旋 CT与 MR在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 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入院的 120例 脑血管缺血性疾病 ,并根据 诊断 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多排螺旋 CT )和对照组( MR ),观察 并 比较两组患者 的诊断结果 。 结果 : 两组患者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出率无显著差异 , P>0.05 ,无统计学意义;在样斑块诊出率的比较上, CT 更易检出钙化斑块, MR 更易检出混合斑块及纤维斑块,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可以选择 CT 或 MR ,而对于样斑块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方式 。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MR 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动脉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于我院体检科接受健康体检的387例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选用欧姆龙牌动脉样硬化检测仪检测健康人员的baPWV及ABI。观察健康人员的baPWV、ABI、生化指标、ABI分级结果、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baPWV(1417±233)cm/s,异常检出率(41.85±13.56)%。健康;TC(4.89±0.92)mmol/L、TG(1.71±1.54)mmol/L、HDL-C(1.32±0.37)mmol/L、LDL-C(3.01±0.85)mmol/L;ABI0.9-1.3水平占比高于其他组别(P<0.05);baPWV的影响因素包含性别、年龄(增加1岁)2种。其中,年龄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动脉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用于健康体检,可有效判断健康人员的动脉样硬化风险,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精确的参照依据,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baPWV AB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发病2周之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0.1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有关数据,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低于治疗前,而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且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缓和阻断样硬化的进展、稳定斑块、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CTA 评估颈动脉与冠状动脉样硬化斑块临床关联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 对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 期间进行治疗的 50 例 头颈部 CTA 和冠状动脉 CTA 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颈动脉与冠状动脉样硬化斑块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结果: 存在脑梗死情况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为明显;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冠状动脉斑块处狭窄情况更为严重,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均为 P < 0.05 。 结论: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样硬化斑块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脑梗死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等因素有关。

  • 标签: CTA 颈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关联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瑞舒伐他汀药理及抗动脉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70例(2020年2月-2021年5月)颈动脉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1:1形式划分两组,35例(对照组)运用阿司匹林治疗,35例(观察组)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对比价值(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各项指标更优,数据有对比意义明显(P<0.05) 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8.57%、11.43%,两组数据统计无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抗动脉样硬化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抗动脉粥样硬化 瑞舒伐他汀 药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动脉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讨论临床实施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动脉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动脉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调控患者血脂指标,同时在持续用药后,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片 动脉硬化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和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MR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多排螺旋CT与MR检查,把多排螺旋CT检查定义为观察组,把MR检查定义为对照组,对两组颈动脉狭窄和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狭窄和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优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使用多排螺旋CT、MR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检查,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排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和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 多排螺旋CT MR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VD-CAS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ICV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及相关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斑块形成率93.33%,对照组11.6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IMT高于对照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ICVD患者的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相关参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CDFI)、磁共振(MRI)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诊断颈动脉样硬化的临床检查效果;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样硬化患者38例为阳性研究对象,并选用同期健康志愿者38例为阴性研究对象,共7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与CT血管成像检查。统计检出情况与检查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MRI阳性检出率超过90%,阴性检出率达到100%,低于或等于病理学检查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阳性、阴性检出率均高于CDFI检查与CTA检查,但与CDFI检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TA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检查与MRI检查的灵敏性均超过90%;特异性均超过85%;准确性均超过80%;结论 MRI检查与CDFI检查用于颈动脉样硬化的临床检查中均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选择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11月的脑血管病颈动脉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所有患者均实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成效。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低,且斑块数量较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抗栓治疗方案。方法: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诊治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二联抗栓治疗,给予观察组采用三联抗栓治疗,对比两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为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两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栓治疗可改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促进疗效升高,减少了不良反应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十分理想,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房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抗栓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名老年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5名)和循证组(29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行循证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护理后,循证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较参照组改善明显;循证组护理满意度96.6%(28/29)显著高于参照组76.0%(19/25);循证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参照组改善显著,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