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临床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与结石排净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成功率与结石排净率均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眼科2017年6月~2018年1收治的55例(58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接受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A组28例患者选择小切口劈核术进行治疗,B组27例患者选择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1周后视力平均为(0.59±0.21),B组患者术后1周后裸眼视力平均为(0.58±0.19),在术后裸眼视力比较上两组差异较小P>0.05;A组患者术后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B组4例出现并发症,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提升患者视力,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几率更高,建议选用小切口劈核术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在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分娩的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新生儿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阴道壁血肿、宫颈裂伤、会阴裂伤、切口感染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两组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的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面部皮肤损伤观察组更低。结论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在阴道助产中均优一定程度的应用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各存在优缺点,与实施的临床医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选择助产方案时,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减少母婴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诊疗垂体瘤的成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的68例垂体瘤病患选作探讨对象,通过予以多种类的诊疗方案,将68例参与人员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为探讨队与参照队。参照队病患采用经颅手术诊疗,需在额下进行操作。探讨队病患则采用神经内镜牵引通过鼻蝶入路切除术诊疗。分析两队成果。结果接受诊疗后,探究队总有效率为94.12%,参照队总有效率为79.41%;而探究队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病患出血情况与参照队相比较程度较轻,剂量较少,探究队接受诊疗时间与参照队相比较耗时更短,探究队肿瘤提出率是97.06%,而参照组的肿瘤剔除率使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镜诊疗方案应用在垂体瘤病患上成果突出,对病患身体损伤较小,伤口小利于愈合减轻病患疼痛,实操性强,手术操作耗时较短,则削弱了手术风险程度。安全性高,降低了患并发症几率。控制疾病恶化,缓解疾病症状,帮助病患恢复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可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人格特质,以便为其研究、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PQ测验,对本院门诊84例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就诊者中典型内向以及内向倾向者居多;典型情绪不稳及不稳定倾向者占64%。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均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和掩饰程度因子均低于对照组;男性的精神质因子高于女性,掩饰程度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症组E、N分高于对照组(P<0.01),内倾例数、情绪不稳定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外倾例数、情绪稳定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具有神经质较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和紧张度高等人格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瘤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性7例,完全实质性3例,完全囊性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DVT的预防实践、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三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DVT的患者为病例组,配对选取性别一致、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一致。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将筛选出的多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DVT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创伤与骨折、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外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输血脱水药、血管刺激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这类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发生情况,为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历做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病情的详细询问以及做相应的检查项目等,确定患者头晕的病因。结果在全部52例头晕患者中有22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有21例为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有9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的患者。结论在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当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占42.31%,其次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占40.38%,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原因占17.31%。并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以头晕症状为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来逐渐提高门诊头晕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同一时期神经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Dix-Hallpike试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分析显示,头晕患者的类型包括前庭中枢性头晕、周围性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系统性疾病性头晕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头晕,各发病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20%、48%、3%、28%、1%。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偏头痛性眩晕是最为常见的头晕性疾病,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占比率较低而病因不明的头晕,医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进行血管病因筛查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加速愈合和出院,缩短引流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观察在实施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骨折应用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能有效避免大面积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