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EP和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时,TAPP比TE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分析其预防及防范处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一年内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以50对50的比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中给予患者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风险防范的实验组在总满意度与医疗失误发生率等方面投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妇产科护理由于各项原因存在着一定风险,为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措施,希望可提高此病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X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胸骨低位领形切口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进行治疗。结果70例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果,但是,采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果较高,对照组有10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短暂甲状腺功能减弱的症状,及时的采取了应对措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诊断,利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减少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促进患者痊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2脑瘫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4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综合组患者施加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结果综合组患儿、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5%、76.09%,综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经过治疗后,综合组患儿PDI运动功能发育指数、MDI智力发育指数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智力发育,促进患儿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剥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积液在IVF(invitrofertilization)助孕周期中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案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生殖中心2015年6月~2016年12月之间IVF周期中发生宫腔积液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生宫腔积液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2例的IVF周期中宫腔积液患者,10例患者移植前行抽吸术,15例患者行移植术,其中6例未妊娠,9例生化妊娠,7例临床妊娠,1例胚胎停育,2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在IVF助孕周期中非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出现宫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对提高临床妊娠结局有良好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病毒载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对孕妇妊娠结局、所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550例妊娠妇女病历资料,根据HBV感染及HBVDNA载量情况分为3组,DNA阳性组(HBV感染,HBVDNA阳性)100例,DNA阴性组(HBV感染,HBVDNA阴性)297例,对照组(非HBV感染)150例,比较3组GDM发生率及各组中确诊GDM孕妇对妊娠结局和分娩新生儿的影响。结果DNA阳性组、DNA阴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阳性组与DNA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NA阴性组和对照组比较,DNA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但DNA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DM间在ICP、羊水情况、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先天畸形、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GDM发生率增加,HBVDNA高载量增加了早产、巨大儿、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几率,密切监测HBVDNA和血糖并维持其基本正常,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微出血的临床关系。方法分别选取60例脑卒中病人和60例健康人展开研究,将其记为患病组和健康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患病组中发生脑微出血者和未发生脑微出血者、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因子的水平。结果患病组血清sE-选择素水平远高于健康组(P<0.05),而前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远低于健康组(P<0.05);发生脑微出血者与未发生脑微出血者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重度者异常最明显、中度者次之、轻度者最次。结论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异常升高,而前白蛋白水平异常降低,与脑微出血存在有紧密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7年4月50例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卡培他滨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SF-36得分、卡氏评分。结果卡培他滨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卡培他滨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SF-36得分、卡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卡培他滨组生存质量SF-36得分、卡氏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分为无DPN组(67例)和DPN组(56例),并选取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血清中25-(OH)D在无DPN组低于正常对照组,DPN组较无DPN组、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研究发现SSCV平均值在DPN组较无DPN组显著减慢,25-(OH)D与SSCV呈正相关,与HbA1c呈负相关。结论论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