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期间接受流程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接受靶向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2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流程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均小于入院时,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接受流程化护理既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化疗治疗的75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将其分为对比组(n=37)和实验组(n=38)。对比组执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执行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可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居家支持性照护方案。方法:选取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居家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本研究构建的居家支持性照护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淋巴水肿症状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改善。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居家支持性照护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淋巴水肿症状以及改善心理状态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方案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医疗负担,值得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的居家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瘤患者第1周期化疗(T1)、第3周期化疗(T2)、第6周期化疗(T3)的症状群形态,为临床症状群管理提供新的视角。拟合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变化轨迹,探讨相关因素对症状群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0例以初诊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期间症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应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结果:化疗第3周期(T3)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化疗第1周期(T1)与化疗第2周期(T2)(P<0.05)。化疗第3周期(T3)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化疗第1周期(T1)与化疗第2周期(T2)(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并成功识别了核心症状。这为临床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为淋巴瘤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ion,PBSCT)期间患者口腔黏膜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PBSCT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追踪式的评估与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记录口腔黏膜的变化情况及恢复时间,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6例PBSCT患者中101例出现不同程度口腔黏膜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患者的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感染期间疼痛减轻,食欲增强;所有PBSCT患者出层流舱前,口腔黏膜感染的症状均全部消失,口腔溃疡全部愈合,黏膜完整。结论选择合适的漱口溶液,适时使用紫外线治疗仪,加强对症护理、咽喉部黏膜的护理及饮食和心理护理,对降低PBSCT患者口腔黏膜感染的发生率、缩短黏膜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良好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本院肿瘤科收治的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可纳入临床护理工作,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7月至2022.07月,入选患者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共41例)与研究组(综合护理,共41例)。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在止泻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措施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带来帮助,为护理人员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使用隔日过滤虑盘时,不同的血液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清除效果的影响,选择并建立合适的去除白细胞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血液中白细胞的清除效果①。方法 抽取血站采集的全血90袋,在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不同的储存时间(即采即滤,4h,24h),分离制备后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别留取相应的标本,检测血液过滤后的白细胞含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当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即采即滤组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4h组和24h组,4h组、24h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全血采集完成后采用隔日过滤虑盘时,应将血液置于2-6℃的环境下储存4h及以上时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以有效地提高白细胞清除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淋巴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应用ADOPT模式下健康教育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临床确诊,接受规范治疗并应用PICC的患者进行观察,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患者分组后实施不同的护理,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施ADOPT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不同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后发现两组均出现并发症,但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5.13%,(P<0.05)。结论:淋巴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的过程中应用ADOPT模式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有氧、康复护理,患者情况明显改善。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患者则接受有氧、康复护理。结果:优质组在干预前的上肢周径为3.30±0.22cm,干预3个月后明显降低,干预3个月、6个月的上肢周径分别为2.23±4.05cm、2.13±0.58cm。优质组乳腺癌患者并发症以及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13.3%和10.0%。结论:在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进行有氧、康复护理,患者的上肢周径明显改善,同时其他情况无明显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有氧、康复护理,患者情况明显改善。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患者则接受有氧、康复护理。结果:优质组在干预前的上肢周径为3.30±0.22cm,干预3个月后明显降低,干预3个月、6个月的上肢周径分别为2.23±4.05cm、2.13±0.58cm。优质组乳腺癌患者并发症以及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13.3%和10.0%。结论:在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进行有氧、康复护理,患者的上肢周径明显改善,同时其他情况无明显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