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70例Ⅰb2期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行PVB或TP或TC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宫颈局部肿瘤变化及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结果7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14例和45例,总有效率为84.3%。3年局部复发率为31.3%,3年远处转移率为25.4%,3年总生存率为79.1%。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骨髓抑制30.0%(21/70),周围神经毒性10.0%(7/70),胃肠道反应80.0%(56/70),肌肉关节痛12.9%(9/70),脱发87.1%(61/70)。手术平均出血量410mL,手术平均时间160min。术后输尿管尿瘘2例,尿潴留12例,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不影响后续的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轻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后装放疗 疗效评价
  • 简介: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脑转移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厄洛替尼是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经选择患者获益更为明显。目前厄洛替尼也逐渐用于NSCLC脑转移的治疗。本文通过分析厄洛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探讨NSCLC脑转移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厄洛替尼150mg/d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每2~3月评估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厄洛替尼对脑转移灶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81.1%,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6例,稳定(stabledisease,SD)24例。全身病灶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64.2%,其中CR1例,PR18例,SD15例。脑转移灶的中位进展时间为7.3个月,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6个月和15.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7.7%和11.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S评分及EGFR状态为影响生存的因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5.5%和37.7%。结论:厄洛替尼对NSCLC脑转移有一定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

  • 标签: 脑肿瘤 继发性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 简介: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希望水平现状,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膀胱癌手术患者10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和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以“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12.11±3.04)分;生存质量以社会关系评分最高,为(13.24±1.14)分;年龄、收入水平、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泌尿系感染是导致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水平越高,生理、心理、独立、社会关系及精神/宗教信仰等维度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较低,随着希望水平的降低,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应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生存质量 希望水平
  • 简介:目的报道2例脏层胸膜孤立纤维瘤,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对脏层胸膜孤立纤维瘤(SFT)进行病理特征和临床诊治分析。结果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来源于间叶细胞。胸腔内SFT可发生于壁层和脏层胸膜,多为良性。胸部CT对SFT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确诊需要病理学依据,特别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F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论胸膜SFT发病率低,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清楚。对带蒂的胸膜SFT,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可获良好疗效。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诊断 手术
  • 简介:目的描述食管癌患者的症状群种类,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方法收集190例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G)对癌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食管癌的症状群,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和不同症状群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同时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为180(94.6%),(6.13±1.65)分;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3.53±12.44)分,处于中等水平。评分最低为情感状况(14.37±4.72)分,最高为社会/家庭状况(17.45±3.40)分;食管癌患者存在胃肠道、情感及病感3种症状群,且症状群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P〈0.05);胃肠道症状群和病感症状群是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症状多,受多个症状群困扰,生活质量水平中等。护理人员应根据症状群特点,制定更高效、更个体化的干预机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症状群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293例老年病人不同胃部疾病:慢性胃炎(204例)、消化性溃疡(47例)、个典型增生(23例)及胃癌(19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不同阳性率,探讨老年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特点。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法及C^14呼气实验等三种不同方法检测Hp感染。并对比不同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老年人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前二者低。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呈正相关,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早期事件。

  • 标签: 不典型增生 HP感染 老年人 胃癌 幽门螺杆菌(Hp) Giemsa染色法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发生过程中α-连接蛋白(alpha-cmemn,α-Cat)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pylori,Hp)感染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胃黏膜活检及手术切除的胃癌病理标本96例,癌旁组织96例,对照标本1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组织中α-Cat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胃黏膜Hp感染情况。结果α-Cat在胃癌组、癌旁组织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56.2%、100.0%,胃癌组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组和对照组(P〈0.05);96例胃癌组织中Hp阳性组α-Cat表达明显低于Hp阴性组(46.3%vs59.2%,P〈0.05);α—Cat阳性率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呈现递减趋势(69.1%vs10.7%,P〈0.01),但α-Cat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无密切相关。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α-Cat的表达逐渐上调。胃癌组织中α—Cat的表达与Hp感染相关,提示Hp感染可通过对α-Cat表达的影响,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α-连接蛋白(alpha—eatenin)
  • 简介:目的观察FOLFIRIN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对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胰腺癌患者12例给予FOLFIRINOX方案一线治疗,2个周期化疗后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评价疗效,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8例PR,4例SD,无PD。疾病控制率100%。达到临床受益反应标准的共8例(67%)。6例患者CA199下降大于30%。12例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毒副反应。结论FOLFIRIN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结合外科手术可能成为今后胰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 标签: 转移性胰腺癌 FOLFIRINOX方案 化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为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现已证实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人脑胶质瘤中PTEN、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及磷酸化局部黏着斑激酶(FoealadhesionkinasepY397,FAKpY397)的差异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人脑胶质瘤PTEN与FAKpY397及MVD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56例脑胶质瘤和8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中PTEN、FAKpY397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计数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结果:PTEN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和正常脑细胞的胞浆;PTEN蛋白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组织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相应降低,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有无吸烟史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KpY397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FAKpY397的阳性表达率相应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VD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计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VD在III、IV级胶质瘤组的计数明显高于I、II级胶质瘤组(P<0.01)。PTEN与FAKpY397在各级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二组之间的MVD计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EN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提示PTEN基因突变或丢失、灭活导致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在胶质瘤的发生、侵袭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可作为预测胶质瘤侵袭的分子标志;PTEN表达与胶质瘤组织的MVD、FAKpY397均有良�

  • 标签: 胶质瘤 PTEN FAKpY397 MVD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评价AFP酶联免疫法(以下简称酶免AFP)快速简单定量在临床应用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方法以AFP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以下简称发光AFP)检测为对照,分析555例各种血清标本酶免AFP快速简单定量的准确及其定量范围与发光AFP的一致。结果①555例标本酶免AFP结果与发光AFP结果总体符合率达94.2%,P〉0.05。②17例发光法阳性标本酶免法呈假阴性,出现HD-HOOK效应。结论①酶联免疫法快速简单定量AFP可用于体检快速筛查。②酶免AFP在应用中必须高度重视临床表现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避免HD-HOOK效应导致假阴性。

  • 标签: AFP 酶联免疫法 酶免化学发光法 HD-HOOK效应
  • 简介: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突变情况,探讨mtDNA基因突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5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Ⅱ扩增并测序,检测突变情况.结果50例胃癌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检测到突变,突变率为26%,类型以点突变G→A为主.在13例突变的胃癌组织中共有10个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发生了突变,其中引起编码氨基酸改变的突变有3个.结论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有相关.

  • 标签: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Focus超声刀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3~7cm,平均5cm;手术时间18~72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2~20ml,平均10ml;术后引流量20~85ml,平均35ml;全部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出院。暂时喉返神经损伤6例,暂时甲状旁腺损伤2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Focus超声刀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不仅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

  • 标签: FOCUS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由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地塞米松(DXM)组成的GDP方案治疗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5例难治DLBCL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d,第1—4天,口服。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疾病进展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18例获缓解(72%),其中完全缓解8例(32%),部分缓解10例(40%)。25例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5个月(95%CI:7.17~7.8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轻中度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3—4级白细胞减少7例,3级血小板减少5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地塞米松的GDP方案治疗难治DLBCL的近期疗效较好,安全较高。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学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探讨3.0TDCE-MRI参数与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为临床提高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符合条件的直肠癌患者68例,通过3.0TDCE-MRI及处理工作站测量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e)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比较直肠癌不同病理分期的Ktrans、Kep、Ve值及其相关。结果在直肠癌不同病理T分期中,肿瘤Ktran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ep及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不同病理N分期中,肿瘤Ktrans值、Kep值、V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瘤Ktrans值等于0.869min-1为判断直肠癌病理T分期(早/晚期)诊断阈值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9.0%,特异度为99.0%。直肠癌病理T分期与Ktrans值呈正相关(r=0.403,P〈0.01)。结论直肠癌T分期与肿瘤Ktrans值呈正相关,DCE-MRI参数可为直肠癌术前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直肠肿瘤 DCE-MRI 病理分期 诊断
  • 简介:背景与目的:放射脑损伤标志物的研究正在深入。本文探讨S100能否作为脑肿瘤对脑组织的损伤及脑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脑损伤的生物学标志。方法:临床选择57例脑肿瘤患者。年龄17~69岁,平均46.7岁,男3l例,女26例(其中行IVIRI检查30例,CT检查27例),所有息者经影像学或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转移瘤21例,脑肿瘤单纯行放射治疗16例,所有患者且均行MRI或CT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MRI、CT等影像结果测定肿瘤的最大径、肿瘤体积及判定瘤体周围水肿程度;同时抽取每位受检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肿瘤患者及脑肿瘤单纯放疗结束后息者外周血中S100B蛋白水平。结果:放疗组患者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脑胶质瘤组及脑biT组,分别(P〈0.05)。正常组、脑MT组及脑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S100B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肿瘤体积、最大径与血清S100B水平无线性相关。Ⅰ℃和Ⅲ。水肿程度的血清S100B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P=0.028)。结论:S100B蛋白不能作为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指标。可以作为脑肿瘤放射治疗导致放射脑损伤的生物标志。

  • 标签: 血清SIOOB蛋白 脑肿瘤 放射性脑损伤 瘤周水肿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的60岁以上的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水平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和并发症。结果136例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39例发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2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7例,消化系统并发症6例,泌尿系统并发症5例,褥疮5例,感染1例,双下肢痉挛1例,其中8例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手术与否与并发症相关(P<0.05)。运动评分和手术与否是老年脊髓损伤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运动评分与并发症呈负相关(P<0.05),手术与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老年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脊损损伤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越大,手术会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机械肠梗阻的病因、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防治体会.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行直肠癌Dixon术的患者458例,其中18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机械肠梗阻,经过积极保守治疗并影像学检查,其中13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18例术后早期机械肠梗阻患者,CT检查发现扩张肠管坠入盆腔12例(66.7%).13例患者再手术,手术探查明确梗阻原因,盆底腹膜裂孔疝3例,小肠坠入盆底并粘连成角9例,小肠间单业粘连1例.手术方式包括内疝复位、重新关闭腹膜裂隙3例;盆底粘连松解9例,其中1例行坏死肠管切除,1例行小肠短路手术;小肠单班粘连松解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与切口感染各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机械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小肠坠入盆底并粘连成角、盆底腹膜裂孔疝、腹腔单纯肠粘连,再手术时机选择极为重要,预防主要以关闭盆底腹膜以及避免肠管坠入盆底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DIXON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留置胃管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计病例1315例,其中留置胃管组658例,不留置胃管组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胃管组相比,不留置胃管组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WMD=0.44,95%CI:0.28~0.60,P<0.01),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胃癌术后不需要常规预防留置胃管。

  • 标签: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随着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不仅骨质强度低,而且机体的平衡及肌肉的协调能力较差,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跌倒从而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标签: 髋部骨折 心脏并发症 老年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含羟基喜树碱(HCPT)的HEP方案与含长春瑞滨(NVB)的NP方案治疗多次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治疗复发或转移后经至少一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同期晚期乳腺癌患者53例,分为HEP组和NP组。HEP组23例采用HCPT6mg/m^2静脉滴注,d1-d5,足叶乙甙(VP-16)100mg静脉滴注,d1~d5,顺铂(PDD)20mg静脉滴注,d1~d5。NP组30例采用长春瑞滨(NVB)25mg/m^2,静脉滴注d1、d5,顺铂(PDD)20mg静脉滴注,d1-d5。均为4周重复,治疗2—4个周期。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HEP组近期有效率为17.4%(4/23),其中CR0例,PR4例(17.4%),NC14例(60.9%),PD5例(21.4%),RR为17.4%,DCR为78.3%,中位1TrP为7.0个月。NP组近期有效率16.7%(5/30),其中CR0例,PR5例(16.7%),NC17例(56.7%),PD8例(26.7%),RR为17.4%(5/30),DCR为73.3%(22/30),中位TTP为6.5个月。两组的有效率及TTP比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及骨髓抑制等,发生率相似。所有毒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HEP方案治疗多次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可耐受,经济花费少,可以考虑作为晚期乳腺癌经多次化疗失败后的另一优选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羟基喜树碱 长春瑞滨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