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植物生细菌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促进植物生长、抗病虫害、生物固氮、降解有毒害化合物等方面都引人关注。本文概述了生细菌侵染定殖规律及其定殖的检测方法,生细菌研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生细菌的应用过程。

  • 标签: 植物内生细菌 存在问题 应用前景
  • 简介:植物生菌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成为了巨大且宝贵的微生物资源库,在生物防治,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植物生菌的分布,生物多样性,分离与定殖以及在农业,医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植物内生菌 分布 应用
  • 简介:叶面喷施肥对红豆草根系的影响陈宝书(甘肃农业大学)牧草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硫等大量元素,还需要多种微量营养元素。目前研究和使用得较多的微量元素有硼、钼、锰、锌、铁、铜等,它们在作物体中的含量仅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所起的生...

  • 标签: 微肥 作物体 大量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 红豆草 生长发育
  • 简介:植物生真菌通常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本科植物生真菌的种类资源、生物学作用及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禾草生真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潜力,以期为禾草生真菌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植物 内生真菌 资源 应用潜力
  • 简介:植物生固氮菌是一类重要的固氮微生物资源,其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草生固氮菌的研究动态、种质资源多样性、侵染途径、定殖方式、作用机理及发展前景,以期为生固氮菌的进一步开发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内生固氮菌 生物学作用
  • 简介:“八·五”期间蝗虫孢子虫(N、L)中试灭蝗83万亩,总感染率为82.68%,校正虫口减退率67.63%,施用后2~3年感染率39%,4~6年为12.63%,且虫口密度每百网仅1.7~7.2头,远在防治标准以下;六种蝗虫病原菌及生物制剂灭杀蝗虫试验表明,IGR、Bt、Qyb、Jd四种效果较好,其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24%、81.25%、82.68%、79.45%;经与N、L混合喷洒或隔带喷洒灭蝗,其效果在72.49%~84.54%之间。尤以N、L与IGR隔带喷洒灭蝗不仅效果好,且残虫中有62.5%的3—4龄若虫,对蝗蝻的滞育性很强。

  • 标签: N.L IGR蝗虫病原菌 生物复合剂 蝗虫 虫口减退率 感染率
  • 简介: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和应用蝗虫孢子虫的防治现状,同时对蝗虫孢子虫的增殖和生产及孢子虫的侵染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剖析;初步论述了蝗虫孢子虫病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和传播机理以及持续控制草原蝗害的效果;针对蝗虫孢子虫治理蝗害的特点和孢子虫的应用前景以及配套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蝗虫微孢子虫 草原蝗虫 生物防治 可持续治理
  • 简介:微量元素锌、锰是维系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栽培草地高产优质的必需营养元素,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锌、锰微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锰配施组合Mn1Zn2(低锰高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产量、植株性状以及质量都达到各个处理的最优,且与对照(Mn1Zn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配施组合Mn1Zn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97%,此处理下株高达到最大,为65.19cm;粗蛋白最高的处理是Mn。Zn2和Mn2Zn2,含量同为18.3%,且Mn,Zn。处理下茎叶比最低为0.97。

  • 标签: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为了研究留茬高度对苜蓿粗蛋白及返青率的影响,本试验以3年生"金皇后"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留茬高度下苜蓿根营养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相对饲用价值及返青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根营养物质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当最后一次留茬高度高于8cm时,返青率将大于70%,其中留茬高度8-11cm处理返青率高达79.2%,返青效果较好。考虑到根营养物质含量对苜蓿粗蛋白含量及返青率的影响,建议银川地区第一、二、三茬留茬高度为5-8cm,最后一次留茬高度以不低于8cm为宜。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根内营养物质 干草品质 返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