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丑”,《说文》中训为“鬼”,乃令人生恶之意也。从儒家文艺观的角度言,丑即恶,而文质彬彬、契合中庸谓之尽善尽美也,入野、怪、淫、邪而非蹈中道,则难以称美。而就道家关学而言,矫饰不真,雕缋满眼则丑,只有自然无为、拙朴简淡乃真美。

  • 标签: 儒家文艺观 《说文》 文质彬彬 尽善尽美 自然无为 “丑”
  • 简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最有特色的节日,且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所以各地的过年习俗也各有其特色。就说我们苏州人在年前,即从阴历十二月二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如老人们说起旧时过年,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那时候要过年了先要忙着蒸年糕,锻磨,钉碗补锅,送冬青拍枝,挂锭灶帘,描金画灶,买春联,听会,备年货,送灶,掸埃尘等等,这些都是苏州人过年前的年俗。

  • 标签: 过年习俗 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 苏州
  • 简介:礼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标尺,体现在建筑、音乐、绘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形式。礼的实质是等级关系,体现为外在形式称为仪。在古代,实用书仪制度与文本内容及其章法形式相表里。对书法的章法分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实用性文体(官私尺牍、字书、写经、题跋、手稿等)及其仪(书写的特定礼仪规范)与作品的幅式(长卷、横幅、册页、扇面、条幅、中堂、对联、屏条、斗方等)。本文着重从书仪立场考察常见实用书法章法成因,梳理一幅作品的行款与谋篇布局的形态,是出于客观性仪制度还是主观性艺术表现的需要,综合各种实用性制度与风俗因素加以分析。

  • 标签: 书法章法 书仪 实用书写制度
  • 简介:赵仁珪:先生书法之潇洒,恰如《论语》曾皙所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生书法之闲适,非如峨冠朝服,相见于庙堂之上;而如文人雅士,轻裘缓带,促膝于几榻之间,以性情相见;又如山林隐士,不衫不履,吟咏于松下溪畔,转见其风采。先生书法之隽美,与其比如美女簪花,顾影自怜;不如比作翩翩少年,于烟花三月,时而信马由缰,驰骋于柳岸花衢;时而系马高楼,高歌于胡姬酒家。先生书法之雅致,如周敦颐笔下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 标签: 书艺潇洒 潇洒典雅
  • 简介:我是设计师,也是老师,平时任教时,同学们会经常问我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学设计,第二个是设计是为什么,第三个是我们的设计价值怎样能够被认同。我发现同学们在学匀过程中和毕业以后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

  • 标签: 阅读 设计师 设计价值 同学
  • 简介:反复和省略记号以前我们讲过许多具有不同作用的音乐符号,可为什么要将反复和省略记号单独列出来给同学们讲呢?

  • 标签: 作曲 音乐符号 记号 省略 反复
  • 简介:在学琴的过程中,除了上课必备的乐谱书籍外,我们平时在家还应备些什么工具呢?

  • 标签: 工具书 琴童 话题 上课
  • 简介:“永嘉之乱”以后,新书风的中心由洛阳转移到了江南一带。王羲之的书名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了庾翼去世,东晋书坛便彻底由王羲之独领风骚。他作为东晋书风的标志,变革“古形”,拥有着“今体”书法的基本特征。

  • 标签: 书风 包容性 帖学 王羲之 书法
  • 简介: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书论和画论的一个焦点。“书画同源”、“书画一体”的观念由来已久.古代画论和书论中不乏此论,今人也多论及此。总的看来,书画的一致性可从下列方面看出。其一,共同的起源。曹植“画者,鸟之文也”,[1]或“仓颉作,依类象形”,“卦由于画,画始生”是也。

  • 标签: 合点 书画同源 古代画论 中国传统 书画一体 一致性
  • 简介:“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尤其是当我们撇开上古的”书画同体而未分”,以“象形”为基础的六不论,则自晋至明,这种同源关系主要体现于绘画创作,而不是书法的创作中。虽然书画具有相同的气息与节奏,但书法的早熟尤其是其在文化层次上的高于绘画,使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比绘画对书法的影响要来得深远。尤其是元代之后,“以入画”的理念透过赵孟频的身体力行而达于极致,一时间,”书法性绘画”成为画坛正宗。因此,从苏轼、米芾、扬无咎、赵佶、赵孟频、倪云林、沈周、唐寅、文徵明、陈淳、董其昌,直到清初的王铎、傅山诸家,作为书画兼工的大家,尽管十分注重绘画用笔中的书法韵味,但却并未注意到书法创作中的绘画意趣。论他们的书法,与纯以书法为专工的”书家书“并无本质的不同。

  • 标签: 20世纪 “书画同源” 绘画创作 简论 画学 海派
  • 简介:所谓章法,就是将一篇书法的字与行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布局法。书法的章法与笔法、结体合为书法技法的三要素。笔法与结字法是从微观着眼,章法则是从宏观把握。围绕着章法问题,古代书家阐述了众多精辟见解。在他们的纷纭众说中,有个基本一致的追求:

  • 标签: 书法家 古代 法意识 世界 整体布局 书法技法
  • 简介:近读《今晚报》副刊载姜德明先生所写《〈子弟总目〉小记》一文,对傅惜华先生所编《子弟总目》的情况有所介绍,对曲艺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其中说这批俗文学资料:"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火,从南京运往西南大后方保管途中,不幸船沉大江,这批珍贵的资料,全部毁灭了……"这是当时流行很广的一种误传,被傅惜华先生所接受,

  • 标签: 子弟书 姜德明 抗日战争期间 《今晚报》 文学资料 大后方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初,钱钟曾对胡适和周作人这两位倡导新文学的权威人物有所批评,并对文言与白话的关系发表过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点名或不点名地批评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的作史方法和在文学革新上的某些理论、做法及学术的纰漏;批评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以“言志派”和“载道派”两种文学潮流的起伏消长来论证“五四”新文学的源头是明末的“公安派”的观点,属于对中国传统的文学术语的含义分辨不清并和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强行比附。在文言与白话的问题上提出“文言白话,骖骡比美,正未容轩轾”,“二者未必无由分而合之一境”。

  • 标签: 周作人 钱钟书 白话 文言 批评 胡适
  • 简介:(中国曲艺家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通过)为大力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积极倡导"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努力践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争做德艺双馨的曲艺工作者,特向全国曲艺工作者发出倡议: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 文艺界 中国 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