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台,作为城市区域系统之纲的城镇体系也只有顺应这一形势,进行可持续规划。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镇体系可持续规划的理论、方法、内容、目标以及工作步骤。并认为城镇体系可持续规划不同于传统规划,一方面理论上注重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另一方面方法上应以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工具;同时,其内容上应把传统规划建立在城镇体系规划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并进行环境生态规划。
简介:1985年7月,在开阳县羊场区平寨乡的顶趴寨和大羊坪村西侧的峰崖处,大岩口和小岩口发现了两处崖壁画遗迹。经我们四次考察,认为这是贵州目前发现的最丰富的一处古代崖壁画。崖壁画位于东径107°16',北纬26°51'附近。两地南北相距约600米。海拨分别为1280和1220米。仅以清晰的画面实测,小岩口的崖画宽16米,高5.5米;大岩口的崖画宽6.1米,高2.1米。崖画均分布于呈薄层层状或斜向褶皱的岩壁面上。百余幅图像均用赭色颜料涂绘而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和民族特色。现综述于后。一、题材内容的初步考释开阳崖壁画,以太阳纹图形和骑马图为主。其次是人物、动物、干栏房屋和一些线条怪异的图形。粗略归类可分:
简介:<正>从近代以来的民族学资料推测,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应当是相当繁富、相当庄重的。由于时代遥远和资料的匮乏,所以人们对于原始社会的各种状况所知甚少,对于那个时期的人生礼俗更缺乏了解,只能够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中略知一二。今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敬请专家指正。一拔牙之俗、颅骨改形之俗以及儋耳之俗,在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们多为某种信仰的表现方式,并且构成某一地区或某些氏族部落的的十分特异的习俗。上古有些地区之民,大约在14岁左右有将某些牙齿拔除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意义可能在于表示拔牙者已经长大成人。拔牙之俗在考古资料里,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岭文化、良渚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台湾屏东、恒春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有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所发现的拔牙者的年龄一般在15—20岁之间的性成熟期,也有晚到25岁左右的。大汶口文化后期拔牙习俗衰退,拔牙年龄增大,有的遗址拔牙者的年龄提高到30—35岁。属于大汶口文化末期的三里河遗,在30例可检的标本中,只发现3例。尽管如此,还应当说拔牙习俗延续的时间在大汶口文化中还是很长的至少在1000多年以上。在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拔牙是一种普遍可见的习俗。
简介:马元章(1853—1920)原名云鹏字光烈号祯祥,是中国伊斯兰教哲派(即哲赫忍耶门宦,下同)的创始人马明心(1718—1781)的四世孙,哲派第七代教主,他青少年时代正好赶上了同治年间的西北、西南的回民大起义。随着同治回民起义的进行,他的家乡云南他郎(今墨江县)也因他的家族资助云南杜文秀起义而遭到清政府的围攻,许多人被杀,他幸免于难,遂逃出清政府的包围,这就是该派所谓的“十八鸟儿出云南”。他和其弟马元超、马元坤等一路扮作卖茶叶的商贩,千辛万苦逃到甘肃张家川,得到了早已降清的回族官员李德仓的庇护,暂时在此处落下脚,开始有步聚地复兴早已被清政府残酷镇压而处于衰亡的哲派。在他的一生中,他吸收各种先进的思想,主动和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交朋友,接近上层官员,与他们搞好关系,并且吸收历代教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经验,奋发图强,不辞辛苦,转走大半个中国,对哲派的复兴起到了领导作用,促进了哲派的又一次复兴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