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钦明文思的帝尧之世,却有十日并出之难使得世间如炼狱一般,亦有妖兽横行攫老弱、食颛民,这还不算同时又有漫天的洪水为孽于世间。堪称圣德的帝尧之世,黔首却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何其怪哉!水、火两重天的灾难同时发生在帝尧之世那?悲哉!亦奇哉!笔者认为,帝尧之世即没有十日和众妖兽,也没有漫天的洪水,它们所喻指的乃是帝尧末年的战乱局势,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亦如近代的军阀混战等历史时期一般。在此期间中国人即受外族欺凌,又饱受列国争霸所带来的战火连绵之苦,黔首生活之惨烈犹如身处烈火、洪水。该段历史经过近千年的流传,渐与本有的神话母题“十日”“帝(神)禹治水”“英雄与野兽”,黏合在了一起,最终遂形成了今日的“后羿神话”和帝尧之时的洪水故事。
简介:中国古代史学通变精神的哲理基础是儒家经典《周易》的通变思维,《系辞下》将这一思维概括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受此影响,历代史家都普遍重视以《周易》的通变思维来解说历史,由此形成为一种民族的史学精神。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开始以易解史,将《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解说历史变动的重要依据。具有易学家学渊源的司马迁,深刻领会《周易》"长于变"的特点,最早提出以"通古今之变"为撰史旨趣,《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以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和承敝通变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治乱兴衰之变,以历史学的形式彰显了《周易》的通变思维。《史记》以后的中国古代史学,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史论之作,都普遍以《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哲理基础,传承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的撰史旨趣,在历史与史学的撰述与评论中重视体现通变的精神。
简介: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人们正在沉睡,有60万至80万群众被压在废墟之下。经历九死一生的人们挣扎出来,顾不上穿衣,也顾不上擦干身上的血迹,就去忙着救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各自为战,开始互相救援,这是唐山第一支救援队。被救出来的人又加入救援的行列,干部、党员成为救援力量的组织者和骨干,在二三十个小时中救出40多万人。住在平房的人,基本都被扒出来了,但住在楼房的,许多人被水泥预制板压住不能动弹,仍有10万多人被埋在里面。从废墟脱身的人,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没有干净的水喝,没有食品,连做饭的家什都没有;粮食、衣服都埋在地下,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房屋都已倒塌,没有避风挡雨的地方,连躺的地方都没有。据后来统计,当时需要救护的伤员达三四十万人之多,其中重伤16万多
简介:十九世纪中期,清代漕运制度出现了由河运到海运的重大变革。道光二十七年(1847)、咸丰元年(1851),中央政府迫于仓储、库储之压力,自上而下地推动江苏的漕粮海运,海运作为财政困境下的筹款方策而出台。筹办之初,户部将浮费转化为正项的初衷大致得到实现。咸丰三年以降,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海运基本丧失了筹补仓储、库储之机能。另一方面,从河运到海运,漕务最基本的环节——州县一级的收支未能厘清与规范,故以海运革除漕弊之设想难有成效。无论是仓储抑或漕务层面,道咸之际的漕粮海运均末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是由于,户部、督抚关注的只是中央与地方之间漕粮收入的分配格局,他们无意从最基本的环节入手,改革漕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