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在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3 月间收治的,均为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患者,共计 20 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文研究的 20 例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成功,其中 1 0例不孕症患者经检查后发现,有 3 名为子宫内膜炎,有 5 名为子宫腔异常,有 2 名为宫腔黏连。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宫腔均恢复了正常; 8 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有 2 名为子宫内膜息肉,有 1 名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还有 5 名为子宫内膜增生;有 1名患者将腹腔异位节育环成功取出;有 2名患者将宫腔内残余环成功取出;剩余 1名患者也将宫角妊娠物完整取出。所有名患者在手术之后均为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中,采取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行宫腔镜手术169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导致术后宫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169例患者中,27例发生感染,术后宫腔感染发生率为15.98%,治疗好转率为92.59%;低龄、小子宫及手术等级低的宫腔感染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导致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仪器的清洁程度、手术对子宫壁的破坏程度、手术难度、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此,应加强手术仪器管理,加强术中及术后监测,降低宫腔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宫腔镜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8-02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官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62例有1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行官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对其官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宫腔镜检查的异常发生率,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462例中宫腔镜检查异常者占52.6%(243/462),其中子宫先天发育异常14.3%(66/462),以子宫不全中隔最常见8.7%(40/462);获得性子宫异常占38.3%(177/462),以宫腔粘连最常见17.1%(79/462)。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分别占26.0%(120/462)、41.1%(190/462)和32.9%(152/462)。各组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正常、先天发育异常和获得性异常者分别占50.0%(60/120)、15.8%(19/120)和34.2%(41/120),48.4%(92/190)、14.2%(27/190)和37.4%(71/190),以及44.1%(67/152)、13.2%(20/152)和42.8%(65/152),3组宫腔镜检查结果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X^2=2.272,P=0.686)。在获得性子宫异常中,官腔粘连在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发生率为34.1%(14/41)、42.3%(30/71)和53.8%(35/65),随流产次数增加而升高。术后随访率95.5%(441/462)。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进行官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流产率分别为0.8%(1/118)、2.7%(5/186)和9.5%(13/137),差异有显著性(X^2=13.531,P=0.001)。1次自然流产后进行宫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妊娠超过28周占43.2%(51/118)。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自然流产患者早期诊治的简单、准确及必要的手段,建议自然流产患者在1次流产后尽早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早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体温高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中,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