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学艳 祁海 张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过敏性疾病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38,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 100084,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过敏性疾病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以鼻炎(AR)为代表的变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20世纪以来全球AR患病率增长明显,不仅给患者个体造成身心伤害,亦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概述了以AR为代表的变应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和我国的防治策略,提出在应对全球变应性疾病流行的复杂状况时,应全面认识人类个体健康、环境宜居和地球健康三者间的紧密联系,从改善局部环境和缓解个体疾病入手,为解决人类生存的宏观问题提供微观路径和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关节突退对猫眼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的间接减压效果的影响,以及CLIF治疗伴严重关节突退(3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2月应用CLIF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6例共269个手术节段。根据术前CT影像,按照Pathria分级对关节突进行分级,0级19个节段、1级156个节段、2级67个节段、3级27个节段,至少1个节段关节突为3级的患者共23例。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椎间隙角度、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双侧椎间孔纵径(CT)、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MR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术后的平均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隙角度,双侧椎间孔纵径、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术前平均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明显小于1级和2级。术后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椎管面积的改变值明显小于1级和2级关节突退变节段,但与0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二期后路减压率为55.56%(15/27),2级为35.82%(24/67),1级为16.03%(25/156),0级为21.05%(4/19)。3级关节突退的后路减压率明显高于其他等级(P<0.001)。81.48%的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合并严重侧隐窝狭窄,24.24%合并严重椎间孔狭窄。2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1.62±6.52)个月,末次随访时ODI平均改善值为24.10%±11.09%,平均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关节突关节的退程度对CLIF撑开椎间隙和椎间孔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严重关节突退的腰椎节段常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CLIF手术的间接减压效果差于退程度较轻的节段,可能需要通过后路直接减压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关节突关节 减压术,外科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治疗中的效果与优点。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处置相邻节段退变性间盘突出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3-58岁,平均51岁。,其中L4/5节段5例,L5/S1节段2例,患者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结合病史、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均为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4侧患者源于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间盘突出等)行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另3例患者源于因腰椎骨折行钉棒内固定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出现在初次手术的5-7年,平均6.2年。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应用VAS评分对患者腰痛及腿痛进行评定,末次随访采用MacNad功能评分判断疗效。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估计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7例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管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min,17例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全部消失,未出现腰痛加重情况出现,住院时间4-8d,平均6.2天,刀口一期愈合。术后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5-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1周、三个月、半年和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的数值(P<0.05);以JOA评分标准为依据,评分优良率为85.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治疗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微创。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内固定术后 相邻节段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退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和颈椎软骨终板钙化与颈椎间盘退的关系,研究中西药治疗退颈椎间盘对细胞因子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的影响。方法选用25只4月龄新西兰兔,体重2-3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建立家兔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模型,诱导颈椎间盘退(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7个月,药物治疗组(浅层、全层)给予抗骨增生胶囊和葡立胶囊(剂量按体重折算),灌胃2次/日,连用1个月。1个月后用耳缘静脉气栓法处死各组动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抗体含量,并在形态学上评定颈椎间盘退程度,测定各组动物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明显增厚(P<0.01)。而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应用治疗退颈椎间盘对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退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它们可加速颈椎间盘退;而软骨终板钙化是颈椎间盘退的始动因素,二者呈高度正相关。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作用治疗退颈椎间盘对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椎间盘 退变 细胞因子 软骨终板 抗骨增生胶囊 葡立胶囊 动物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诊断腰椎小关节退(FJ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4-2022.5,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FJD患者,使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平扫,观察小关节退情况及损伤检出率。结果:针对FJD使用螺旋CT多平面检出率明显高于三维重建,同时两种方式联合检测检出率显著高于多平面重建或三维重建单独诊断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多平面联合三维重建诊断腰椎小关节退效果更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炎与哮喘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法,对某地区490例鼻炎与哮喘患者进行相关性调查研究。结果490例鼻炎和哮喘患者中,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病先后上,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呼吸道的炎症后,不管是鼻炎发生在先,还是哮喘发生在先,都极易诱发呼吸道的炎症病变。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哮喘 相关性分析
  • 简介:腰椎管狭窄症既往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虽可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但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多节段狭窄者.2000~2003年,作者采用多节段开窗选择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治疗 减压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多节段 脊柱稳定性 半椎板切除
  • 简介:摘要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最严重的皮炎之一,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粘膜,创面似Ⅱ度烧伤。其临床表现有水泡、渗液、糜烂,病程中常伴有大面积表皮剥脱、感染、高热,还常见肺炎、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 标签: 剥脱性 皮肤疾病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髌股关节退对膝关节内侧牛津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O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采用OUKA治疗的73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55例,年龄(68.6±7.5)岁(范围:53~89岁)。根据Ahlback分级系统对患者外侧髌股关节情况进行评估,Ahlback 0、Ⅰ级患者为未退组(37例),Ⅱ级及以上患者为退组(36例)。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以及蹲起、坐起和上下楼等动作完成情况。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Ahlback评分和HSS差值、WOMAC骨关节炎指数差值相关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1±6.6)个月(范围:25~47个月)。HSS由术前的(57.7±11.8)分升至末次随访时的(81.8±7.8)分(t=-16.64,P=0.00),WOMAC骨关节炎指数由术前的(48.9±13.4)分降至(15.6±8.8)分(t=20.48,P=0.00)。退组与未退组手术前后HSS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12.2)分比(22.5±12.3)分,t=-1.65,P=0.10];WOMAC骨关节炎指数差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1.8±14.0)分比(36.4±13.4)分,t=-1.35,P=0.18],但外侧髌股关节退与无法完成蹲起(χ2=5.17,P=0.04)、坐起(χ2=7.22,P=0.01)等动作相关。结论外侧髌股关节退并未影响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侧OUKA术后的早期功能恢复。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治疗结果 单髁关节置换术 髌股关节 疗效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退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CTMRI室收治的腰椎间盘退患者120例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分析终板骨软骨炎以及邻近骨质的信号改变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显示,腰椎间盘退患者很大一部分出现终板骨软骨炎且累及多个终板。在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中,信号出现异常的区域包括终板及终板邻近的椎体内斑片状或者带状区域,所有终板及其周围的椎体低场磁共振成像信号正常与异常区域存在比较明显的边界,能够清晰了解其终板骨软骨炎分布。结论在腰椎间盘退患者中,产生腰痛的主要原因是终板骨软骨炎,采用低场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好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终板骨软骨炎 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人工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6月~2012年2月,对腰椎退失稳定性疾患,需要后路手术+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Cage植骨融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共61例70个椎间隙。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周及3月、6月、12月分别摄x射线片及CT,观察椎体间高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4个月开始产生骨融合,术后12月69个节段得到骨融合(98.57%),椎间隙高度无降低,症状无复发。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_HA/PA66)复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重建退腰椎的稳定性,Cage内外的植骨可与相邻椎体有效融合并形成完整整体,是一种理想的椎间植骨融合方式。

  • 标签: 椎间融合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椎间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椎邻近椎体退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3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选对象均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椎邻近椎体前缘、θ角和中柱压缩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分别是(7.15±2.48)和(1.72±0.82),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θ角、中柱压缩率和前缘压缩率方面,术后要比术前高出许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但是加快了患椎邻近椎体退变速度,所以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折 退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鼻腔粘膜炎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活影响。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唯一有效的对因治疗,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其主要分为舌下免疫治疗与皮下免疫治疗。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免疫治疗 舌下免疫 皮下免疫
  • 简介:制作材料:一次餐盘、粉色泡沫纸、剪刀、玫红色蜡笔、双面胶、透明胶。制作方法:1.用泡沫纸剪出荷花花瓣,在花瓣上用玫红色蜡笔进行装饰。

  • 标签: 一次性 荷花 制作材料 双面胶 泡沫 花瓣
  • 简介:摘要:采用针灸疗法治疗19例鼻炎患者,根据症状每天行针1次,取穴方案随着症状的改变而随时调整, 10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行第2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表明:针灸治疗鼻炎具有明显效果,治愈率达84.21%,总有效率为100.0%。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腰椎退行的CT诊断进行分析,总结了CT诊断腰椎退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腰椎退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进行DR诊断,研究组进行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诊断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病、神经根受压或湮没以及其他人数所占的比例分为42.85%、82.14%、37.50%、10.71%、37.50%,研究组诊断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或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值得在今后加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腰椎退行性变 CT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