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171例(19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术后溢泪症状改善、泪河高度、泪道冲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74只眼(91.1%)溢泪症状消失,17只眼(8.9%)溢泪症状显著减轻;泪河高度为(0.35±0.21)mm,较术前的(0.55±0.33)mm明显下降(t=7.891,P=0.000);泪道冲洗结果显著改善(Z=-10.736,P=0.000)。结论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利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 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撑喉镜方法,观察组采取支撑喉镜联合鼻窦内镜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利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以期为不同严重程度慢性上颌窦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60例确诊为单侧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根据Lund.MackayCT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1分的27例患者分为A组(13例)和B组(14例),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2分的33例患者分为C组(17例)和D组(16例)。开窗方式的选择:A组和C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em;B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5—2.0cm;D组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即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同时行下鼻道开窗1.5~2.0cm。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比较各组主观症状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与鼻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B、C、D四组术前SNOT.20评分分别为(8.73±2.63)、(8.69±2.41)、(10.22±1.79)、(10.81±1.84)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3.07±1.32)、(2.79±1.47)、(4.33±1.56)、(2.27±0.98)分,四组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术前与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前SNOT一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鼻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后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3.82±1.36)分和(2.57±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上颌窦炎病变较轻者(Lund.MackayCT评分:1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即可。对于病变较严重者(Lund.MackayCT评分=2分),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技术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内踝骨折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8.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统计学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内踝骨折效果高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对我科定期随访的480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随访时间6~42个月。结果在有效病例中,术后未进行定期鼻内镜复查52例,未进行术前围手术期处理40例,有前期手术史22例,炎症病变广和/或重18例,术者熟练度不足15例,解剖结构变异12例;在无效病例中,术后未进行定期鼻内镜复查24例,未进行术前围手术期处理18例,有前期手术史10例,炎症病变广和/或重10例,术者熟练度不足5例,解剖结构变异4例。结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很多,应高度重视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鼻内镜复查及术前围手术期的处理,重视术前仔细读鼻窦CT片及鼻内镜检查,重视术中仔细熟练操作,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尽量保留正常鼻腔鼻窦黏膜,对变应性鼻炎伴和/或鼻息肉患者更应进行长期随访和综合治疗。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其中,纳入的男性患者 47例,女性患者 76例,年龄范围 21~ 66岁,平均( 43.6±4.5)岁,均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及术前术后血清 G-17、 PG水平等。结果 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20.51±3.15) min、术中出血量( 7.08±2.62) mL;该组 1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50%( 8/123)、复发率为 3.25%( 4/123) ;术后患者的 G-17水平( 8.25±1.14) pg/mL、 PGI( 71.8±10.62) μg/L、 PGR( 6.99±0.63)、 PGII( 15.57±2.44) μg/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结论 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好,不影响患者的血清 G-17(胃泌素 17)、 PG(胃蛋白酶原)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 胃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除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nd to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A total of 123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mong them, 47 were male and 76 were female, with an age range of 21-66 years, mean ( 43.6±4.5) years old.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 and serum G-17 and PG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is group ( 20.51±3.15) m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7.08±2.62) mL;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is group of 123 patients6.50%( 8/123), recurrence rate 3.25%( 4/123) ;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17 levels ( 8.25±1.14) pg/mL, PGI ( 71.8±10.62) μg/L, PGR ( 6.99±0.63), PGII ( 15.57±2.44) μg/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lly different from preoperativ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 .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olyps is good and safe. It does not affect the serum levels of G-17 ( gastrin 17) and PG ( pepsinogen),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Gastric polyps; Endoscopy;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胃息肉主要是病變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疾病,其中,胃窦和胃底为患者高发的部位,且 80%的患者均为单发息肉。胃息肉多和损伤、感染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厌食、腹痛、出血等症状时,部分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 [1]。胃息肉的发生可能引起消化道梗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恶性肿瘤,一旦内镜下发现,应及时切除。在临床上,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和 ESD(粘膜下剥离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方式,不仅可完全切除,同时安全性好,其中高频电凝电切术简单方便、经济,适合基层医院采用,为进一步探析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文将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 :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为纳入时间,纳入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62 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 31 例。对参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对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计算 2 组各症状消失时间、 Lund-Kennedy 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 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各症状消失时间、 Lund-Kennedy 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优,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疾病复发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 2 组数据差异性明显( p < 0.05 )。 结 论 :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失,使生活质量和复发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组。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组采取神经内镜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情况;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医疗费用;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GCS评分。结果神经内镜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GC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神经内镜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肯定,可更好改善预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清除血肿,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 2013 年 4 月到 2015 年 4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 126 例慢性鼻 - 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 鼻内镜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 92.06%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4.60%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研究组患者出现 2 例鼻腔粘连、 2 例鼻腔出血,对照组患者出现 10 例鼻腔粘连、 10 例鼻腔出血,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数据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有鼻窦炎手术史、患者使用 鼻减充血剂的时间过长、患者有变应性鼻炎的病史、鼻息肉、患者术后未坚持综合性治疗。结论:针对 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采用 鼻内镜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多项因素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应用消化内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9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腹腔镜治疗,观察组(45例)行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呈更低表现(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