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尿酸性肾病多由饮食不洁,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最终导致浊瘀内生,中医认为浊瘀为其病因病机,通过不同时期病机的变化结合病案分别予五苓散加减及平胃散加减治疗,疗效尚可。
简介:摘要开展临床研究应在研究起始阶段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基于临床实践发现的"临床问题"更多地关注临床决策需求,而不是临床研究的科学设计需求。所以,在临床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临床问题"的表述往往不够清晰、准确,导致基于"临床问题"时常无法获得清晰的临床研究思路。因此,从发现"临床问题"到开展"临床研究",需要以"临床科学问题"作为桥梁,既准确表述临床需求,又从科学研究的视角采用科学设计的逻辑对临床需求进行梳理和分解。"临床科学问题"的提炼由临床工作者主导、临床研究方法学工作者配合完成。提炼"临床科学问题"主要分为四个步骤:提出"临床问题"、确定研究目的、寻找恰当可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临床问题"分解为几个维度。其中,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方面有所差异,所以应综合考虑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可投入的各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从而选择恰当的临床研究方法。
简介:摘要:BIM技术应用广泛,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如规划、设计、施工、造价、审计等。BIM技术的优势使其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精细化,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需要运用BIM技术对工程量计算模式进行优化,由此提升工程质量、施工效率和造价控制力。
简介:[摘要]胃癌前病变(PLGC)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医学根据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如胃脘痞满、痛或不痛、食欲减退等常把它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胃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的病机关键是“气虚血瘀”,脾胃气虚为其本,胃络血瘀为其标。针对PLGC疾病特点和脾胃生理特性,处方用药坚持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健脾益气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远程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 由我院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创建微信公众号,选取在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随访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实施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 在实施后,观察组的患者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哮喘发病不仅与外淫六邪、情志、伏痰相关,其本质为本虚标实,发病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肺为“贮痰之器”,伏痰内动,引发哮喘发作,除肺外,脾土失于运化,肾气不纳、阳气不温、肝气不疏、情志不调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除脾、肾、肝三脏外,肺与大肠在经络、生理、病理上络属关联。“肺肠”理论可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肺可滋生津液,濡养大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导致大肠气机不畅,出现胀气、腹痛、便秘等症状。当代“肺肠”理论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脏的菌群密切关联,更加印证了“肺肠”理论,临床过程中,哮喘发病过程中出现便秘等大肠疾病,治疗除了止咳平喘,降气化痰外,加入一些兼顾治疗胃肠的药物,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用万扶林配合针刺大肠经或肺经治疗哮喘比单用万扶林的效果更好,从经络的方向印证了“肺肠”。今后关于“肺肠”理论来治疗哮喘及相关肺系疾病的研究越来越丰富。
简介:摘要:传统上,国内高等教育课程文件是依靠在院校教学大纲完成的,即将踏入临床护生所学内容与临床活动内容往往存在巨大差异。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时,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护士如何做好自身准备也成为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背景下,护生该如何找到突破口,提高实习质量,护生面临更大挑战,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理学硕士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推动转向OBL学习方法,即护生带着“wish list{1}进入临床活动,根据自身能力制定学习计划,是护生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使护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和提高临床思维分析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以药品说明书为数据基础,构建药品知识库。方法对随机抽取的600份药品说明书进行人工标注,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Bi-LSTM+CRF)模型进行训练,完成医学实体的识别;以"相似度计算+规则映射表"的混合模型对提取出的实体进行标准化,完成后将药品信息导入Access数据库。结果基于Bi-LSTM+CRF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除人群类实体外,其余实体中均取得了F值高于85%的良好效果;基于"相似度计算+规则映射表"的混合模型,实体标准化的准确率为88.23%。结论本研究的机器学习模型效果与其他命名实体识别、实体标准化研究的模型效果相近,能够较好地完成药品知识库构建任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大数据病种组合的价格形成方法和价格标准。方法使用2018年上海市95家医疗机构的支出数据和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市级医院33家,区级医院62家。使用病种分值标化数据后,以每指数单价和每指数成本的区域均值为坐标轴将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划分为4个象限;寻找出收入和成本最优的象限,即优质区间;在优质区间求出几何中心,并以该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作为费用标准。结果上海市区级医院的收支分布情况为:第一象限20家,第二象限8家,第三象限24家,第四象限10家;市级医院位于第一象限7家,第二象限5家,第三象限12家,第四象限9家。第三象限医疗机构的平均收入和成本均低于全市均值,且收入能够覆盖成本,为优质区间。区级医院第三象限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为14 115.4元,市级医院为15 559.1元,可作为相应的费用标准。结论基于客观数据及优质区间几何中心法的价格发现机制,能去除不合理收费或不合理行为对医疗收入的影响,体现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的导向性。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降低其毒性,研究人员针对多种类型肿瘤正在研究如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化进行适应性治疗。随着现代辐照技术(如调强放疗)的引入,结合功能显像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描绘治疗靶区的性能,为治疗适应创造了多种机会。根据功能性CT、MRI和PET显像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放疗靶区,或明确原发肿瘤内部的亚区以优化放疗剂量策略。此外,借助解剖或功能显像还能够预测正常组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如使用CT或PET显像来预测放射性肺炎。PET显像除了聚焦、监测实体肿瘤以辅助放疗,并调整治疗策略外,还能够验证质子束疗法的疗效。本文主要讨论放射肿瘤学中基于影像学的治疗适应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