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煤工人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制修订煤尘呼吸性粉尘和总尘接触浓度限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至8月,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1家国有煤矿的24 834名采煤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偏倚处理后共9处煤矿21 000名采煤工人纳入研究分析,收集各煤矿开始生产之日至2012年底的采煤工人职业健康档案记录,以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出采煤工人在呼吸性粉尘(呼尘)和总尘累积接尘量组段对应的累计患病率,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单侧区间统计控制,按接尘30年或25年累计患病率≤1%且安全系数取1.2,分别计算得到呼尘和总尘的接触浓度限值。结果尘肺病患者共3 224人(15.35%),呼尘、总尘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logistic呼=5.649 lgD呼-16.573(R2=0.925)、logistic总=5.712 lgD总-18.767(R2=0.897)。当接尘30年尘肺病患病率≤1%时,呼尘和总尘接触浓度限值分别为2.2、4.8 mg/m3;当接尘25年尘肺病患病率≤1%时,呼尘接触浓度限值为2.7 mg/m3。结论建议严格执行现行煤尘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废止相关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手术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结论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骨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使手术优良率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对多晶颗粒表面改性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120个预烧结氧化锆圆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喷砂组以及30、50、70 s酸蚀组(每组24个)。对照组、喷砂组试件致密烧结前无额外处理;30、50、70 s酸蚀组分别浸入氢氟酸溶液30、50、70 s,再置于CaCl2溶液中90 s,80 ℃ NaOH溶液中浸泡2 h。5组试件致密烧结后,喷砂组喷砂,用扫描电镜观察5组试件表面形态,测试表面粗糙度。根据涂布粘接剂后是否施加负压,每组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个亚组,负压亚组和常压亚组(每亚组12个)。将预制树脂柱粘接至氧化锆试件上,扫描电镜观察粘接试件纵断面(每亚组1个试件),测试剪切强度(每亚组11个试件),即粘接强度,并分析其破坏模式。结果对照组试件表面光滑,粗糙度为(0.24±0.11) μm,喷砂组试件喷砂处理后形成粗糙表面,粗糙度为(0.95±0.12) μm,30、50、70 s酸蚀组试件氧化锆表面产生多晶颗粒,随着酸蚀时间延长,试件表面多晶颗粒增加,粗糙度分别为(0.60±0.15)、(1.04±0.11)和(1.57±0.16) μm,各组粗糙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喷砂组、30、50、70 s酸蚀组各负压亚组粘接强度分别为(13.56±1.19)、(20.98±2.11)、(17.37±2.44)、(24.19±2.97)和(21.36±2.16) MPa,分别比相应常压亚组[分别为(10.74±0.93)、(18.47±2.14)、(14.81±1.54)、(20.74±2.56)、(17.75±2.54) MPa]显著增加(P<0.05)。负压亚组粘接剂界面未见明显裂隙与气泡。各负压亚组粘接试件混合断裂模式比例比相应常压亚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负压可有效增强树脂与多晶颗粒改性的氧化锆陶瓷之间的粘接强度,改善粘接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在缩短腔镜手术接台时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4月~2014年8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123例腔镜手术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9月~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141例腔镜手术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接台时间,分析手术接台时间延长原因,制定实施相关应对措施。结果活动后腔镜手术接台时间,平均为29min,缩短14min,目标达标率为93.3%。每年总体手术接台成本节省443030元,活动前后患者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腔镜手术接台时间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缩短手术接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科室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护理人员充分发挥积极主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桥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缩短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时间的应用效果,为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共计384例接台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实施传统术前禁饮食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56例);实施ERAS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28例),试验组按照ERAS指南制订围手术期禁饮食流程,并按照流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饮食管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实际禁饮食时间、术前饥饿程度、口渴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临时停台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禁饮食时间(4.01 ± 1.55)h,短于对照组的(10.12 ± 1.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65,P<0.01);试验组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分别为13.2%(30/228)、11.8%(27/228),低于对照组的89.7%(140/156)、87.2%(13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0.20、215.20,P<0.01);试验组术后1、3 d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85 ± 0.43、1.52 ± 0.61,低于对照组的1.99 ± 0.51、1.67 ± 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0、-2.56,P<0.05);试验组的临时停台率为1.75%(4/228),少于对照组的7.69%(1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19,P<0.01)。结论应用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缩短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饮食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减少术前饥饿、口渴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应用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64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于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4例患者90.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工作情况、外观、血液循环状态、感觉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予以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促进相关功能恢复,还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应用价值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傣医治疗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1月-2023年01月间90例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加以傣医咱雅拖擦治疗),各45例,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SF-36(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傣医咱雅(拖擦治疗)效果更好,应用在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牙齿美容应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牙齿美容修复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牙齿的损伤原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术进行修复牙齿,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在经过分组进行牙齿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8例(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4例(85.00%),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齿美容修复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不仅选材方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费用低廉,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缩短了治疗周期,是牙齿美容修复的较理想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陶瓷粘接桥用于下前牙单个缺失患者治疗对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前牙缺损患者4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种植修复,研究组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方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咀嚼效率、吞咽及语言功能、牙周状况[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MABF/MMF较治疗前增高,OT、BFDB、SDHue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MABF/MMF高于对照组,OT、BFDB、SDHue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吞咽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I、PLI、PD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4.64%)高于对照组(82.14%)(P<0.05)。结论 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缺损,可有效恢复患者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选择粘接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就诊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2.21±8.27)岁。患者因治疗需要拔除50颗完整无龋人离体第三磨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A、B、C、D、E组,每组各10颗。A组采用全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B组采用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C组采用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D组采用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E组采用全酸蚀处理+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树脂粘接操作,每组牙可以切割出60个牙本质-树脂条,按照储存时间再分为2个亚组,每组30个,分别在人工唾液中储存24 h及12个月后,切割制作试件,测试每个试件的粘接强度,并用体视显微镜分析试件的断裂模式,并比较5种牙齿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及断裂模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组、B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0.73±2.56)MPa、B组(31.42±9.17)MPa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均大于C组(22.22±5.67)MPa、D组(25.04±1.87)MPa、E组(24.54±2.09)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储存12个月后的粘接强度比较,B组(30.56±2.54)MPa>A组(28.35±3.25)MPa>D组(24.91±6.46)MPa>E组(20.18±3.08)MPa>C组(17.43±1.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E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均小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D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试件分别储存24 h、12个月后,混合断裂的数量始终最多,每组断裂结构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与全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牙本质粘接强度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粘接强度最低。随着时间推移,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仍然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粘接强度下降最明显。
简介: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是口腔临床常用的技术和治疗方法,具有与牙齿颜色匹配、去除牙体硬组织少、抗磨耗、抗咀嚼性能良好等优点,目前在临床牙体修复治疗中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银汞合金充填术。但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不当也可导致充填体脱落率和术后敏感发生率增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操作者对光固化材料的性能特点,尤其是对光固化灯使用规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足有关。为此,2017年9月,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景平教授牵头,组织部分牙体牙髓病学专家,并邀请3M公司光固化灯研发首席专家JoeOxman博士,在上海召开关于光固化灯原理、操作方式及规范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光固化灯的使用及操作规范进行讨论后达成初步共识,经整理后形成共识初稿,并经多次补充修订后完成共识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