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ME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手术质量,对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质量C级占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观察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23.5±4.6枚,高于对照组(18.4±2.3枚),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排气较对照组早,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且复发率(5.7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明显,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6例胃肠癌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迅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化疗后脂肪肝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肝脏CT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指标(AST、ALT、ALP、GGT、TG、CHOL、HDL、LDL)的变化。结果:化疗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发生脂肪肝的例数分别为21例(7.8%)、64例(23.7%)、58例(21.5%),化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较化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高密度脂蛋白),脂肪肝组转氨酶及血脂水平均比非脂肪肝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胆固醇)。结论: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可以发生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肝脏的脂肪性病变,部分发展为脂肪肝。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以减少误诊率。右半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右半结肠腔粗大,发生癌变时不宜梗阻,固容易误诊。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像急、慢性阑尾炎发作。方法通过我院1999~2012年术前诊断为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而术中或术后诊断为结肠癌的34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论右半结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术中必要的探查是避免误诊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龄大肠癌病人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大肠癌患者90例,将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9%,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5.6%,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高龄大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