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0例,新鲜骨19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8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切除、椎管内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手术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X线片及CT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椎管减压充分。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可以同时对椎管充分减压,椎体间融合和三柱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的价值。方法对1000份血液样本使用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以传统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的结果,并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直抗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试验在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微柱凝胶法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应用于ABO、RhD血型抗原鉴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检验血型抗原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检验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接收健康体检人员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试管法和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检测样本中ABO、RhD血型抗原鉴定,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结果试管法和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出ABO阳性143例,阳性率71.5%,检出RhD阳性195例,检出率97.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完全一致(P>0.05)。结论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应用于ABO和RhD血型抗原检测中,能够有效检出血型抗原,结果准确、可靠且稳定,操作方便、快速,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可以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154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2例,主侧(供血者血球+受血者血清)不合2例,次侧(受血者血球+供血者血清)不合30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再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主侧不合2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便于观察、保存时间长,便于自动化、标准化,但孵育和离心时间长;因其高灵敏度易引起假阳性结果。而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结果不易观察,且影响因素多,易引起假阴性结果。
简介: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的8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男58例,女24例;年龄27~58岁,平均3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三柱分型其中双柱骨折48例,三柱骨折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受伤至内固定手术时间为5~16天,平均9.6天。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在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8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4个月;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10min。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2~16周,平均13.2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3.2周。术后即刻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的患肢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66~94分,平均83.6分,优良率为86.6%;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5°~115°。6例延迟愈合,4例切口浅表感染,7例因后内侧切口转角处出现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4例深部感染经清创及移除内置物后治愈,2例小腿后内部麻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21例,其中1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论三柱理论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可直视下完成骨折的复位、固定确实,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对比。方法取衡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受血者样本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凝聚胺法组与微柱凝胶法组各600例,比较两组操作耗时与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结果与微柱凝胶法比较,凝聚胺法操作时长短;微柱凝胶法检出主侧阳性134例,次侧阳性412例,假阳性54例,凝聚胺法检出主侧阳性132例,次侧阳性390例,假阳性78例,微柱凝胶法较凝聚胺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标本检出率,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微柱凝胶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操作时间较长不适用至急诊配血流程,给予凝聚胺法操作易发生漏诊,在急诊配血流程较适用,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柱分型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划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31)。参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根据三柱理论分型治疗,比较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病患,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病患的恢复优良率是96.77%,参照组病患恢复优良率是83.87%,试验组恢复效果更优(P<0.05)。试验组病患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区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分型可有效改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作用,分为将其用于临床输血检验的成效。方法:从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之间来我院接受输血检验的患者中选出100人,根据随意抽签将他们分为各50人的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传统盐水凝集法检验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之后对两个小组正定、反定检验符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接受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小组的检验符合率均优于另一个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另一个接受传统盐水凝集法检验的小组。结论:对临床输血检验患者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以获得更好的检验符合率,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较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有着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纳入1542例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观察组,n=771)与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对照组,n=771),对不同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结果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结果,(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比较,前者比后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直观,扫描后可长期保存,适合手工操作、半自动和全自动,灵活方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制胸腹部皮瓣用于修复上肢严重压榨伤的护理。方法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26例应用预制胸腹部皮瓣修复上肢严重压榨伤,应用该方法是由于上肢严重压榨伤,软组织,神经,血管及骨损伤都很严重,一次不能修复的毁损性伤口,护理难定大,病人心理负担很大,所以术前术后都要落实好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1,以提供胸腹部皮瓣给创面移埋修复和整形,该皮瓣是带有自身血液供应的活的组织瓣,在创伤修复、功能重建和美容整形方面都有应用,血供丰富,含脂肪组织,不易引起缺血坏死,后期有的还有感觉,皮肤富有弹性,利于成功修复创伤,为下步手指再造创造条件。结果25例胸腹部皮瓣预制成活良好[2],皮瓣大少与要覆盖的创面适中,断蒂后外观满意,1例因皮瓣较小而引起缝合口裂开,经处理取得预期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柱凝胶免疫分析在临床血型鉴定和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输血科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分析。分别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试验。血型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盐水管法,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微柱胶法和多胺法。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血型鉴定和输血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法与盐管法阳性分型与阴性分型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多胺法相比,微柱凝胶交叉配型成功率显著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