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充气颏下全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无充气颏下入路全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切口瘢痕、患者主观疼痛程度、颈面部美容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组13例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24~59岁,病变均在腔镜下成功切除。颏下切口长度中位数为3 cm,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35 min,手术失血量中位数为10 ml。1例患者术后1周术区肿胀,2例患者术后1周诉吞咽不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出院时间中位数为3 d。术后第1天疼痛VAS的中位数为2分,术后6个月患者对切口瘢痕和颈面部美容的满意度VAS中位数为8分。随访9~1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采用无充气颏下入路腔镜术式可成功切除甲状舌管囊肿,该入路术后瘢痕隐蔽,可带来较好的美容效果。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免充气腋窝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腔镜组相比,术后传统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22.02±9.66)ng/L比(25.88±8.17)ng/L]和血钙[(2.14±0.11)mmol/l比(2.20±0.10)mmol/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传统组发生暂时性低血清PTH 23例、低血钙20例,多于腔镜组暂时性低PTH 6例、低血钙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防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3-2022.3为时间节点,筛选院内接收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抽签,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48),一组为观察组(n=48),对照组,进行一般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对两组开展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综合满意度为84%(40/48),观察组,综合满意度为98%(47/48),对照组,DVT发生概率为2%(1/48),观察组,DVT发生概率为29%(14/48),对比两组数据,差值突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干预,可以避免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强化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手术需在腹膜前建立间隙,并且应用CO,充气维持足够的操作空间。本临床研究通过腹膜前CO2充气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论证TEP手术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6月,本中心行TEP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20例(18例斜疝,2例直疝),均为男性,年龄平均60.2岁。腹膜前建立间隙并用CO2充气,维持压力于12mnHg,分别记录充气前、充气后5min、充气后30min、拔管后四个时间段的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CO2分压(EtCO2)以及血气分析测定值(PH、PCO2、HCO3)。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32.6min,术后疼痛分数(VAS)平均(2.7±1.4)分,术后住院平均(3.2±0.5)d,3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病理生理指标中HR和PH值在充气后有一定幅度的下降,BP、EtCO2、PCO2和HCO3值在充气后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充气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充气时间延长变化幅度有所增加,各指标在拔管后迅速恢复并接近充气前水平。结论TEP手术腹膜前CO2充气,CO2在皮下组织弥散可能会形成皮下气肿,CO2吸收会出现CO2蓄积及酸中毒,并造成血压上升及心率减慢。通过麻醉师的合理处理,可以将指标控制在合理的安全范围内,术后能迅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到我院内科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患者7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实施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对照组38例常规预防,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3%,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8.4%;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病死率占7.9%;对照组ICU病死率占26.3%;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且行保乳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者48例(腔镜组),行开放保乳手术者54例(开放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美容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估。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美容效果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10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相应单孔法腔镜保乳或开放保乳手术,其中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4.2±76.2) 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127.8±68.4) 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3, P<0.001)。术后2个月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11.2±0.8)分比(9.1±0.9)分,t=6.407, 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坏死、活动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2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充气法单孔腔镜保乳手术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可以较开放保乳手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右美托咪啶对二氧化碳气腹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和右美托咪啶组(ll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ug/kg,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个时间点循环情况。结果对照组(1组)参数水平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11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腹腔镜手术气腹期间的心血管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充气波气压治疗仪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抽取其中72例,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n=36)与观察组(接受充气波气压治疗仪康复训练,n=36),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患肢周径、VAS疼痛评分等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患肢周径、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气波气压治疗仪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中应用,能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促进患肢愈合,同时能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使用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方式的诊治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2月至2023年01月于本院ICU急诊接诊的45例重症病患,行双盲实验法将调查对象分为研究组22例和参照组23例。对参照组病患实施重症护理,对研究组病患实施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病患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凝血酶原时间(Lower limb circumference 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指标数值;统计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护理预防前,参照组FIB、D-D、PT指标相近(P>0.05);护理预防后,各组FIB、D-D指标均下降,PT指标均上升,研究组变化幅度高于参照组;护理预防后各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ICU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使用重症护理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方式预防效果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以不同方式起病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期间在临床上造成误诊或漏诊的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霍奇金病患者2例,占5.71%,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3例,占94.29%,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B-NHL占69.70%,T-NHL占30.30%;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7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3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20例,以血液系统症状为主2例,以其他表现为主3例。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28.57%),达到部分缓解13例(37.14%),死亡12例(34.29%)。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比霍奇金病在临床上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以某个系统表现为主,易造成误诊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