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乙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甲组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对患者症状积分、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带下积分、性交痛积分、阴痒积分、外阴灼痛积分都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复发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且降低复发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利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对患者进行外固定,同时采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我院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有74例,将其分成两组研究,即固定组与联合组,各37例,前一组通过石膏固定治疗,联合组患者则是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与疗效。结果在疼痛情况与疗效对比上,联合组患者的情况较优,P<0.05。结论将中药熏洗方法与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结合,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的伤害,且简便实用,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熏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0.0%(3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治疗组术后7 d[(2.4±1.0)分比(3.6±1.3)分,t=4.740]、14 d[(1.5±0.4)分比(2.3±0.8)分,t=5.876]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 d,治疗组肛缘水肿Ⅰ度患者分布高于对照组,Ⅲ~Ⅳ度患者分布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3,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6.32±0.90)d比(7.01±1.82)d;t=-2.280,P=0.025]及肛缘水肿[(5.28±0.51)d比(6.55±1.05)d;t=-7.298,P<0.01]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随访2周,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5.25±1.63)d比(17.78±2.30)d,t=6.020]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坐浴熏洗可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治疗组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8%,明显优于对照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可显著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有效预防感染,极大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肛肠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疼痛干预前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疼痛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肛肠术后疼痛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