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名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发作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疏肝解郁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72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的HAMD、CGI-SI评分。结果:经治疗,2组HAMD、CGI-S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CGI-SI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应用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措施、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90例患者分为基线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基线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留意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并对比其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基线组的82.22%(P<0.05)。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既能帮助患者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又能提高护理干预质量,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名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发作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3例脑室周围结节状异位并癫痫发作的病例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分析3例表现为脑室周围结节状异位并癫痫发作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及双亲验证。结果3例均以癫痫发作就诊的女性患者,头颅MRI见双侧侧脑室结节性灰质异位,全外显子测序示例1及其母亲(例2)FLNA基因存在c.2720del T(p.Leu907Argfs*39)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P1);例3的FLNA基因存在c.1387_1390del GTGC(p.Val463Profs*34)杂合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VS1+PM2)。结论FLNA基因c.2720del T和c.1387_1390del GTGC变异可能为3例患者的遗传学病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措施评价。方法将100例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59.40±6.38分)、抑郁评分(52.45±5.20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例PKD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6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采用PCR及Sanger测序方法筛查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基因突变。结果7例PKD患儿中,男4例,女3例,起病年龄为5岁1个月~14岁2个月,中位年龄11岁6个月。2例患儿为2个PKD家系中的先证者,5例为散发。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变为运动状态时出现运动不能启动或异常姿势,表现为肌张力不全5例,兼有肌张力不全和舞蹈2例。发作频率为每天5~15次,发作持续时间每次数秒至40 s,发作时均无意识障碍。2个PKD家系中,患儿本身PRRT2基因突变,突变来自于父亲。散发病例中,4例行基因检查,3例发现PRRT2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患儿中突变均为c.649_650insC(p.R217PfsX8)。所有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随访时间为5~17个月。结论PKD患儿表现为发作性运动障碍,由运动状态改变所诱发,发作频繁,PKD家系或散发病例均可由PRRT2基因突变导致,突变c.649_650insC是该基因热点突变,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用于通风急性发作病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痛风急性发作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用药剂量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的用药方案,对照组采用中剂量的用药方案,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所得到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数据之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对治疗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低剂量的用药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同时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为对照组,同时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硝酸甘油用量等一系列反应病情指标的参数,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皆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更好,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硝酸甘油用量等一系列反应病情指标的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同时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理想,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