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探讨给予帕金森患者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 对我院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入院治疗的 58 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组,每组各有 29 例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护理,对比效果。 结果 : 对比两组患者的 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采取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 87.5±1.1 )分,而对照组仅有( 66.7±3.2 )分,可见观察组生存质量更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 在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利用协同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 。 方法: 将我院选取的数名骨科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以 201 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12 例为研究对象。后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 组和 B 组,两组人员的数量均为 56 例, 分别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常规护理理念对其进行护理 研究 。 结果: 经过研究后显示,在不良反应问题改善效果的对比方面,相较于 B 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6.07% , A 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57% 相对更低,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为帮助处于骨科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的患者在恢复期间减少受到不良反应问题的影响,促使其恢复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护理人员需要坚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实施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中医特色治疗及辨证施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方法:选择 2017年 11月 -2018年 12月突发性耳聋患者 8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44)和观察组( n=44)。两组均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辨证施护, 15d后比较患者耳鸣情况。对护理前后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耳鸣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 HAMD与 HAM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 HAMD与 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治疗及辨证施护,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耳鸣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化护患沟通在血液透析室患者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将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 114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57 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强化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物质生活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心理健康评分指标,以及躯体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患者护理工作过程中开展强化护患沟通,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在腰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骨科收治的60例男性腰痛患者,年龄(50.60±1.34)岁,年龄范围为46~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腰部红外线照射治疗,联合治疗组实施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标准(M-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生理曲度。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M-JOA[(13.03±2.17)分]低于常规治疗组[(14.72±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VAS[(3.08±0.79)分]低于常规治疗组[(5.24±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理曲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30.68±5.13)°]高于常规治疗组[(26.62±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6.7%)高于常规治疗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还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状态和生理曲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时开展早期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符合实验要求 脑卒中偏瘫患者 84 例,病例选择区间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 4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疗法治疗,分析 早期运动疗法对实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肢体 FMA 活动评分、生活能力 BI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指数、肢体功能改善 50% 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实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t=5.222 , P < 0.05 )。 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 早期运动疗法治疗后,患者的 肢体功能恢复明显提升,神经功能缺损指数明显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促进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对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的结果实施特异性的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的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的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的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治疗疗法来进行病情控制,进一步改善血糖水平。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12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运动治疗法,分析护理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 组,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3.8% ( 60/6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4.4% ( 54/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运动疗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并可改善血糖水平,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应用时效激励式干预联合日志疗法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9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日志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激励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7.25±1.34)分、(8.24±2.7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生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11.02±3.01)分、(14.94±1.96)分、(8.05±2.85)分、(19.22±3.05)分、(6.34±2.02)分、(3.95±1.18)分、(9.05±2.03)分、(19.02±3.95)分、(97.78±11.0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中应用时效激励式干预联合日志疗法,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反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乳腺癌手术术后化疗、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的女性患者共266例。将患者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足底反射组和常规护理组,记录每个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每个患者评估M.D.Anderson症状量表(MDASI),症状程度和中文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足底反射组从入院时到入院后1个月请理疗科医生对患者实施每周4次的足底反射疗法,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4周之后对所有患者再次评估上述评分。计算每组每个症状缓解的人数,并做比较。以常规护理组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常规护理组每个症状的广义方程,计算OR值,计算概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症状做亚组分析,做组内广义方程,做其他症状的相对风险,计算OR值,计算概率。结果足底反射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57例占72.15%,普通护理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25例占5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值为4.08,P<0.05)。以普通护理组作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普通护理组各症状缓解相对风险,结果提示疼痛缓解、合并症、CES-D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85,0.87,0.97,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患者,睡眠不安对疼痛缓解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55,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不安和健忘对疼痛缓解的抑制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7,1.05,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合并重度疼痛可以通过足底反射疗法起到缓解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16 年 8 月到 2018 年 8 月在我院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 12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医针灸治疗)与观察组(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每组各包含 60 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6.67% ( 58/6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 50/60 ) ,数据差异显著( P<0.05 ) ;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 P<0.05 )。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抗梅毒疗法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只对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抗梅毒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早产、新生儿死亡及先天梅毒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早产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 新生儿死亡率对比,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采用规范化抗梅毒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疗法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研究2019年5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研究组在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康复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并没有太大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数据,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15.85±7.86)分相比对照组的NIHSS评分(20.57±7.06)分要低,Barthel指数(60.83±10.74)分相比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45.19±9.68)分要更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9%)相比对照组的(77.14%)要更高,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 PICC置管患者 施行静疗专科护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我院 74 例 PICC置管患者分为 对照 组( 37 例,施行 常规护理 )、 观察组 ( 37 例,施行静疗专科护理 )。对比 两组 依从性评分 、 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 结果 观察组 依从性评分 较 对照组 更高 , 且满意度( 97.30% )高于 对照组( 81.08% ),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41% )低于 对照组( 24.32% ), P< 0.05。 结论 对 PICC置管患者 施行静疗专科护理有助于增加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并有助于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相关文献,制订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舒适早期评估与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形成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31。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1、0.130、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000、27.140、163.824,P<0.05或0.01)。结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对创伤性连枷胸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ICU病房收治的创伤性连枷胸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使用高流量氧疗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高流量)组与传统流量氧疗组(传统流量组)。分析高流量氧疗对该类患者氧合指数、脱离呼吸机时间、再插管率、ICU停留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在ICU病死率的影响。结果高流量组患者到达切换点时间为(4.6±2.1)d,传统流量组到达切换点的时间为(4.3±2.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切换点时,2组患者动脉血的pH、PaO2、PaCO2等通气氧合指标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组拔管后2 h,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较传统流量组显著改善,再次插管患者的比率显著低于传统流量组,患者脱离呼吸机的时间明显延长,I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VAP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创伤性连枷胸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更早地脱离机械通气,并降低VAP的发生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与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晚期胃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波热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与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χ2=5.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肿瘤直径低于对照组[(2.30±0.20)cm比(2.66±0.23)cm,t=7.470,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χ2=4.020,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74.17±5.23)分]、躯体疼痛[(73.07±5.49)分]、一般健康[(75.13±5.50)分]、精神状态[(75.16±3.27)分]与社会功能[(75.49±3.24)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62.55±5.70)分、(63.24±6.37)分、(65.72±5.30)分、(63.05±2.49)分、(65.34±4.59)分](t=9.500、7.393、7.791、18.634、11.425,均P<0.05)。结论临床采用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具一定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