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0SAHS)可导致昏迷、猝死,除严重心律失常外,急性呼吸衰竭也是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证实,未经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睡眠中猝死的危险性增加.睡眠呼吸暂停使呼吸衰竭更易发生.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9年12月—2022年2月期间门诊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中选择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本研究使用正压通气治疗机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结果以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与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正压通气治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纳入研究的182例患者中,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154例,比较各组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计算其百分比;比较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总微觉醒次数的差别;对各组AHI与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各0SAHS组觉醒时间、S1、S2期睡眠、总微觉醒次数均高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0SAHS组S3+S4期睡眠均低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组的AHI与S3+S4期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具有正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其严重程度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睡眠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严重程度差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15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对患者不同睡眠期的呼吸、血氧和心电事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不同睡眠期的呼吸、血氧和心电事件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睡眠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疾病和(或)缺氧所致肺动脉高压这一分类中,涉及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尽管OSA动物模型能够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障碍的结局,但既往关于OSA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文章并未直观回答单纯OSA能否导致肺动脉高压,且结论尚不完全一致。本文希望通过复习以往相关文献,得到一个相对明晰的答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和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Pcrit,P)、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和上气道肌肉反应性(muscle responsiveness,M)。本文回顾OSA发病机制探究的历史沿革,详细论述PALM模型的相关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不同临床特征和不同病理生理表型,以及相关的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需要考虑是否修改目前单一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治疗决策应该考虑病理生理亚型和疾病的靶器官损害,而不只是依赖于AHI的病情评估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由闭合性喉外伤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男,28岁,因“颈部闭合性外伤后睡眠打鼾伴憋醒8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术前颈部CT示双侧杓会厌襞形态不自然,会厌根部位置上移,考虑杓会厌襞瘢痕,会厌离断;术前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6.2 次/h。药物诱导睡眠喉镜(DISE)示会厌舌面可见光滑的囊肿样物,会厌缘卷曲、塌陷、阻塞气道;吸气时双杓黏膜脱垂向喉内坠入。在全身麻醉下行会厌囊肿及松弛黏膜切除手术。术后睡眠呼吸监测:AHI 19.9 次/h。在9 cmH2O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下:AHI 1.8 次/h。嘱患者戴机治疗,定期随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盼婷 吴云肖 郑莉 张巧丽 许志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45,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鄂尔多斯 01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和原发鼾症患儿的脑电活动及其与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因睡眠时打鼾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6~12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采集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6 min脑电活动测量,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原发鼾症组及不同程度OSAS组。基于脑电小波分析通过对脑电同步化及复杂度分析得出的脑损伤指数用于反映安静状态下儿童的脑电活动的变化。对各组脑损伤指数及脑电波各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进行差异性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脑电活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9例儿童,其中男110例,女39例。原发鼾症组与各程度OSAS组之间α、θ、β、δ波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鼾症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分别为0(0,3)、14(9,16)、26(24,28)、34(30,44),各组脑损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9.70,P<0.01),从原发鼾症组至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脑损伤指数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α、θ、β、δ波比率在不同程度OS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复杂度及同步性在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儿之间存在差异;随着OAHI增高,脑损伤指数也逐渐升高,脑损伤指数与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

  • 标签: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电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会诱发频繁睡眠微觉醒。觉醒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通过增强通气驱动力恢复正常呼吸,缓解气道阻塞,但频繁睡眠微觉醒会破坏呼吸代偿和睡眠结构。研究觉醒的皮质脑电图和呼吸反应的神经回路,有助于提高对OSA多种病理生理的理解,探索新的OSA相关药物治疗。本文综述了介导OSA觉醒的相关通路,及臂旁核在反射中的整合功能。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觉醒 神经通路 臂旁核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以上气道塌陷及微觉醒为重要特征的疾病,颏舌肌为主的上呼吸道肌群紧张性调控下降导致了上气道塌陷,患者夜间的睡眠结构紊乱引起白天嗜睡,进一步增加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执行能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增加了抑郁症的患病风险。脑内组胺是重要的促觉醒神经递质,组胺能神经元可以通过兴奋组胺H1受体激活舌下运动神经元,提高颏舌肌肌张力,同时组胺对认知功能和抑郁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目前组胺与OSA相关的研究较少,将组胺能神经系统作为OSA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组胺能神经系统 微觉醒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情况,促进青光眼治疗手段的完善。方法以240名青光眼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120例。实验组采用以青光眼治疗联合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对照组仅采用以青光眼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效与眼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效率与眼压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变化,实验组患者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组内差异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及视神经损伤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眼部联合全身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青光眼合并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而在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促进视神经的修复。

  • 标签: 青光眼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眼部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耳鼻喉科明确诊断的8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度53例、重度27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44例、多部位手术25例、单纯双侧扁桃体切除术11例,术后并发症仅2例切口出血、1例白膜生长不良,无切口感染、发热、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指标观察,最长呼吸暂停时间(15.21±8.45)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4.19±3.27)、最低血氧饱和度(96.24±2.23)%;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50例、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7.5%。结论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升手术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围手术期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探究患者血压节律及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65例经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65例颅脑正常者为空白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压进行监测并分析其血压水平、节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较空白组高血压患病率高,P<0.05;观察组晨起血压、夜间最低血压、白天血压、夜间血压均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易出现高血压、血压节律失衡,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 标签: 血压水平 睡眠呼吸 暂停 血压节律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关系,为临床预防脑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全体患者均给予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存在SAS的2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SAS的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呼吸紊乱指数、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低氧指数明显更高;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红细胞挤压以及白天嗜睡评分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诱发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脑血管病 睡眠呼吸暂停中合病 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