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CT扫描应用于泌尿结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疑似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10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干预组50例,给予低剂量CT扫描检查,对两组患者CT扫描的图像质量、CT辐射剂量指数以及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干预组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T扫描特异性、敏感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确保图像质量、保证检测特异性、敏感性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小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动脉CT血管成像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的可行性,并且研究其与增强值、平扫噪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连续上腹部增强检测,增强CT值在300.0HU之上的50例患者,对其采取16层CT进行相应的扫描,选择回顾性动脉期重建标准算法对其计算.在平扫图像中选取患者右侧后搁脚图像对腹主动脉的CT值进行检测,且将CT的SD(标准差)设置为图像噪声;通过增强CT对腹腔动脉根部中的水平主动脉CT值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后将动脉期数据通过VR进行整理,将其图像评分以优、良、差进行划分,并以此为标准对图像的总体质量以及主动脉增强值进行分析,探究主动脉增强值与平扫SD值间存在的关系,结合患者所操作的ROC(特性曲线)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其患者的增强主动脉CT值在300.0-400.0HU之间的患者例数为27例,当设置SD值为11.00时,其图像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1%以及61%;且CT值在400.0HU之上的患者例数为23例,当设置SD值为12.15时,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5%;当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03时,CTA图像优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可达到50%,此时强化值能够达到355.8HU;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5%时,强化值为386.5HU.结论在腹腔动脉CT血管成像中,采用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成像效果好时,平扫的噪声越小,毫安秒的使用也越少,成像的效果越好,使用的毫安秒值越小.关键词腹腔动脉CT技术;辐射剂量;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分析AbstractObjectiveFeasibilitystudyoftheceliacarteryCTangiographyfixedmAslowdosetechnology,andresearchandtoenhanceitsvalue,unenhancedrelationshipbetweennoise.MethodsSelectthecontinuousdetectionofabdominalstrengthening,enhancedCTvalueover300.0HU50patientsweretakentotheirrespective16-slicescanningCT,selectretrospectivearterialreconstructionalgorithmtocalculatethestandard.AfterselectingtherightimageintheunenhancedimagesfootrestvalueofCTtodetectabdominalaorta,andtheCTofSD(standarddeviation)issettoimagenoise;throughenhancedCTCTvalueoftheabdomiGnalaorticarteryroothorizontalconductappropriatetesting.ThearterialphasewillcollatedatabyVR,scoringitsimagewithexcellent,good,poordivide,anduseitasastandardforanalysisoftheoverallqualityandenhancethevalueoftheimageoftheaorta,aorticexploreandenhancethevalueofunenhancedS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valueexists,ROCoperatedconjunctionwiththepatient'sown(characteristiccurve)analyze.ResultsEnhancethevalueofitspatientswithaorticCTinthenumberofpatients300.0-400.0HUbetweenthe27cases,whensettingthevalueSD11.00,itsexcellent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theimagewere71%and61%;andtheCTvaluethenumberofpatientson400.0HUof23cases,whensettoSDis12.15,its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95%;whentheareaundertheROCcurveof0.903whenreached,CTAimagesuperiorsensitivityupto100%,specificityof50%,thentheenhancementvaluetoaGchieve355.8HU;its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75%,strengtheningvalue386.5HU.ConclusionInceliacarteryCTangiography,usingfixedmAslowdosetechniqueisfeasible,andingoodtimeimaging,plainnoisesmallermAsusingtheless,thebetterimaging,usingthesmallerthevaluemAs.KeywordCeliacarteryCTtechnology;Radiationdose;MAsfixedlowdoseoftechnicalanalysis中图分类号R3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4-02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将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结节检出情况、PET检查阳性检出情况及辐射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CT加权剂量指数(CTdoseindex,CTDIw)、X射线每管旋转一周的管电流(mobileagentserver,mAs)、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总mAs、最大有效辐射量分别为(1.5±0.3)mGy(19.0、±6.0)、(45±6)mGy·cm、(460.0±67.0)、(0.82±0.12)m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4)mGy(84.0、±12.0)、(191±13)mGy·cm、(1425.0±32.5)、(4.00±0.80)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CT能有效保证检出率,降低辐射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壁疝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腹部扫描(低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放射科收治65例腹壁疝患者的资料。在临床初次检查时行正常剂量(260 mAs组)进行腹部CT扫描,在其后进行的腹部增强时将平扫序列降低为原来的50%剂量(130 mAs组),观察并比较效果。结果正常剂量组优良率(92.30%)稍高于低剂量组(83.10%),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1,P=0.684)。260 mAs组的CNR及SNR分别为12.17±1.86、3.66±1.15,稍高于130 mAs组10.26±2.16、2.87±1.06,260 mAs组的SD为9.6±1.61稍低于130 mAs组11.5±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85、0.375、0.411,P均<0.05)。结论腹部CT扫描(低剂量)在腹壁疝的应用效果良好,相比较常规剂量而言,在图像质量和噪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因而值得在腹壁疝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借鉴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为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期间接诊的早期肺癌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总计84例。结合CT照射剂量进行对照组、试验组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试验组采取低剂量CT扫描。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早期肺癌诊断患者放射剂量、检查符合率、征象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早期肺癌患者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2组早期肺癌患者毛刺、分叶、钙化等征象检出率以及检查符合率比较,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准确率高、有效放射剂量低、安全性高,是早期肺癌的有效检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多层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胸部外伤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剂量组(120kV,220mA)和低剂量组(120kV,120mA),每组40人,分析比较两组肋骨的CT图像质量、CT剂量加权指数和肋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低剂量多层CT胸部检查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肋骨骨折的诊断要求,低剂量组CT和常规剂量组对肋骨骨折的正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的CT剂量加权指数仅为常规剂量组的55.39%。结论低剂量CT胸部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对肋骨骨折诊断的要求,又可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探讨低剂量螺旋 CT筛查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本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接诊的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选取 3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均给予常规剂量 CT 扫描和低剂量螺旋 CT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法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辐射剂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等方面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常规剂量 CT扫描组在诊断中的放射剂量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 9.30±2.35) mGy、 75.00%、 54.17%,而低剂量螺旋 CT扫描组在诊断中的放射剂量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 6.49±1.45) mGy、 76.11%、 80.83%,和常规剂量 CT扫描相比,低剂量螺旋 CT扫描组在诊断中的放射剂量更低而敏感性则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在筛查期间低剂量螺旋 CT扫描,具有放射剂量低、敏感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120例入选肺部病变患者均于我院就诊治疗,其中肺部炎症患者45例,肺间质疾病患者37例,肺结核患者21例,肺癌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高分辨CT扫描以及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的噪音评分高于常规剂量,差异显著(P0.05) ;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的权重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对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低剂量扫描方案的能力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探讨、评价。方法选出80例前门控扫描的病人,并依据体质量指数(BMI)选则相应的管电流、管电压,要将扫描中病人所承受的受射线剂量进行记录,再与后门控扫描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相同管电压下,前门控扫描剂量的平均值与后门控平均值相比,在数值上前者要远小于后者。结论宝石CT采用的是前门控扫描技术与具有个性化的扫描参数,与此同时加上宝石探测器的应用,AsiR重建技术及Cine扫描模式的使用,有效的改善螺旋的伪影出现的情况,并能够抑制出现钙化伪影的现象,通过此技术获得更加高清的冠状动脉图像。对心脏成像的辐射剂量也有效减少为原来的75%~90%,既保证了检查的准确性又就减少了心脏成像的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CT在头颈部病变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发布的头颈部CT检查规范和专家共识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为进一步规范头颈部CT检查,同时合理降低辐射剂量,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辐射防护学组联合,组织专业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从适应证、检查技术、辐射剂量优化和图像后处理四个方面对头颈部各个部位的CT检查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放射医师和技师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肺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被病理确诊。所有患者分别接受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和CT常规剂量诊断,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的肺结节数量以及肺结节的形态特征。结果CT常规剂量诊断检出88个肺部结节,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检出87个肺部结节,两种诊断方式在肺部结节数量的检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常规剂量诊断在肺部结节的支气管征、孔洞、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等形态特征方面,与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低剂量螺旋CT和CT常规剂量均可以应用于肺部结节的诊断中,但64排低剂量螺旋CT诊断因为低剂量的缘故,对患者的损伤相对更小,更有利于肺部结节诊断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积极地倡导“治未病”,《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我科运用这一理念配合治未病中心积极为广大群众采用对身体损害较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相对较低的CT体检。方法对82例自感胸部不适群众或胸部常规体检后仍需进一步CT检查的群众行低剂量(50mAs)CT扫描。结果低剂量检查方法对胸部常见病变图像质量较好,纵隔窗图像噪声略增大,但不影响影像诊断,且降低患者的辐射量。结论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不但能满足临床和影像医师诊断需要,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较低,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保护受检者,同时降低设备的耗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个性化扫描方案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方法 将健康体检人群按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 低体重指数(BMI<20Kg/M2)、B组 中体重指数(20 Kg/M2≤BMI≤25 Kg/M2)、C组高体重指数(BMI>25 Kg/M2)三组,采用GE64排 light speed VCT自动管电流控制技术,分别对A组采用噪声系数(NI)=27同时限制管电流上限≤30mA,对B组采用NI=24同时限制管电流上限≤50mA,对C组采用NI=21同时限制管电流下限≥30mA上限≤100mA,三种扫描方案进行扫描。统计管电流(mA),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 剂量长度指数(DLP),计算有效剂量(ED)等。在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两个方面,将三组个性化扫描结果和过往全部采用噪声系数NI=11 (D组)扫描方案进行对比。以五分制对图像诊断的可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进行评价。结果与NI=11相比A、B、C三组辐射剂量分别下降88%、82%、75%,平均有效剂量(ED)分别为 0.96mSv,1.40 mSv,1.94 mSv。NI=11、21、24、27的平均图像诊断可接受率分别4.96, 4.01,4.11,3.85。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通过体重指数进行区分的个性化扫描方案更能兼顾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应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扫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