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为引导心力衰竭患者及时就医、增加院内及院外护理范畴、优化护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6—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延迟就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对15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现象学分析方法及Nvivo11.0中文版软件辅助分析资料,对访谈资料分析与提炼。结果15例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为7~44 d,延迟就医原因可归纳为5个主题群:症状认知不足;疾病管理能力缺乏;特殊人群的认知和经历;家庭社会支持不足;医疗延迟。结论医护人员应优化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及模式,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时识别特殊患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获得院外优质医疗资源支持的途径进而改善延迟就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妇女肩负着社会生产与繁衍的两大任务,孕产妇健康状况关系到民族繁衍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显得更加关键,因此展开此项调查。方法对237位在5年内怀孕生产的育龄妇女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经济状况与分娩住院率与怀孕期间出现不适是否来院就诊情况。结果育龄妇女选择首次分娩地点月收入1000元以内省级医院分娩0人,市级医院5人占本组的7.25%,在家里的52人占75.36%;而月收入3000元以上省级医院分娩9人占本组15.22%,市级医院15人占32.61%,在家里3人占6.52%。结论政府应对农村加大卫生投入,加大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为农村孕产妇也应设立“生育保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对患者门诊就医体验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00例,统计在“互联网+”对模式下门诊就医体验情况,探讨“互联网+”对患者门诊就医体验的作用。结果300例患者中227例表示为非常满意、50例表示为基本满意、23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92.33%。在表示非常满意以及基本满意的患者中,86例患者年龄为30~40岁,100例患者年龄为41~50岁、50例患者年龄在51~60岁之间,41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276例对取药环节满意;259例对就诊过程满意;250例对挂号满意;234例对候诊表示满意;226例对检查检验满意。结论“互联网+”应用于门诊就医环节,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满意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中,对于就诊的各个环节,患者呈现出的满意度有所不同,院方在这些方面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争取早日能够让“互联网+”的应用给给更多的就诊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儿科急诊患儿就医体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儿科急诊收治的122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就医体验,如就医各项时间、就医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在就医等待时间、输液时间、采血时间等方面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就医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就医体验效果,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临床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