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0例再发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10例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对国内外儿童再发川崎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FELL-KY-2019-64)。结果①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川崎病再发率为1.16%(10/865),再发川崎病患儿中,男性患儿为7例、女性为3例。②10例患儿川崎病再发时年龄为(42.0±15.8)个月,初发至再发间隔时间为(12.1±6.2)个月,出院后随访至2020年4月预后良好。③本组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热程,皮疹、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及手足硬肿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初发与再发时,其CAL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文献复习结果:川崎病再发率为1.3%~3.4%,男性患儿多见,初发患儿年龄为0.4~2.2岁,初发距再发的间隔时间为1.0~3.3年,再发时患儿热程多短于初发时;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CAL发生率分别为6.3%~45.5%、6.3%~60.0%。结论再发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并且多发生于初次发病后1.5年内,再发患儿的CAL发生率较初发患儿无明显升高。尚未发现与川崎病再发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期初发川崎病患儿其再发可能性更高。
简介:目的总结29例不完全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29例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29例不完全KD患儿发热、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病率依次为100%、58.62%、51.72%、37.93%、13.76%。实验室检查中早期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血沉增快,发生率依次为89.66%、86.21%、75.86%。结论对于持续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具有典型川崎病2~4项指标患儿可结合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给予拟诊。全身炎症指标如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升高对早期诊断均有临床意义。不完全KD急性期可用IVIG+阿司匹林治疗,中晚期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发热性血管炎性疾病,10%~20%的川崎病患儿接受首剂2 g/k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失败,这部分患儿称之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IVIGRKD)。对于IVIGRKD的治疗方案包括第二剂IVIG、第二剂IVIG+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抗单次静脉注射、环孢霉素静脉注射或口服、阿那白滞素皮下注射及环磷酰胺静脉注射和血浆置换等。并无证据表明有哪一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因此早期预测及时发现IVIGRKD极为重要。但现有预测模型多数基于回顾性资料统计分析,同时因地域及人种的不同,其应用具有局限性,限制了预测评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整体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川崎病治疗效果;家长护理满意评分、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痊愈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外周血WBC、CRP、ESR。结果整体组川崎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组家长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痊愈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WBC、CRP、ESR相近,P>0.05;干预后整体组外周血WBC、CRP、ESR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给予整体护理可加速病情康复,改善血清学指标和患儿预后,家长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耐药型川崎病)再次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耐药型川崎病共患者49例。分别予丙种球蛋白加激素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期随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药型川崎病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与丙球加激素治疗相较,16例给予英夫利西单抗组5 mg/kg治疗,热退,炎症指标好转,无再次耐药发生;33例予2次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24例好转,9例无反应,后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其中6例好转,3例加环孢素后热退,炎症指标好转。随访3~24个月,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36%(12/33),英夫利西单抗组为25%(4/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英夫利西单抗组和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冠状动脉中度扩张发生率分别为0和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4例恢复至正常,英夫利西单抗组冠状动脉病变3例恢复至正常,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结论耐药型川崎病再次治疗可以优选英夫利西单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增强对甲型流感合并川崎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682例实验室确诊的甲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川崎病儿童共14例(KD+甲流组)。选择同期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8例KD患儿为KD组,28例单纯甲型流感患儿为甲流组。比较KD+甲流组和KD组患儿临床表现、发热持续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KD+甲流组、KD组和甲流组患儿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快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SA)、白蛋白、转氨酶和心肌酶水平。结果KD+甲流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1.21 ± 3.36)d]较KD组[(6.29 ± 2.21)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81、P < 0.001)。KD+甲流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IVIG)比例(42.9%)较KD组(1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41)。KD+甲流组患儿WBC[(13.18 ± 4.39)× 109/L]、ESR[(60.5 ± 15.82)mm/h]、CPR[55.5(17.56,61.0)g/L]、SSA[76.5(23.0,311.6)mg/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5(23.1,78.0)U/L]均较KD组和甲流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7.92、P < 0.001,F = 47.97、P < 0.001,Z = 3.15、P = 0.007,Z = 4.36、P < 0.001,Z = 2.68、P = 0.027)。KD+甲流组较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概率更高(57.0% vs.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P = 0.041)。KD+甲流组患儿IVIG无反应型发生率较单纯KD组高(42.9% 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041)结论甲型流感合并KD患儿发热时间、明确诊断所需时间较长,其IVIG无反应型发生率更高,且血清SSA和ALT水平显著升高。
简介:目的总结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尽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IKD173例及典型川崎病(KD)4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特点、急性期实验室特点、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IKD组与典型KD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两组均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IKD组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高于典型KD组;(3)IKD组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与典型KD无统计学差异;IKD组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典型KD组。结论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卡疤红肿,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高,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与典型KD相似。因此,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均有助于IKD诊断,可减少CAL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川崎病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根据疾病种类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全部患有典型川崎病,观察组患儿全部患有不完全型川崎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研究得出,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生率分别为发热(100%)、淋巴结肿大(85.71%)、口腔黏膜充血(64.29%)、眼结膜充血(50%)、多形性皮疹(14.29%)。对照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和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相比,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医生要着重对淋巴结肿大以及口腔黏膜充血进行检查,提高确诊率。
简介:目的:通过对非典型川崎病(atypical或incompleteKawasakidisease)的临床分析而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热并不总是首发症状;(2)发热、皮疹和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低;(3)反复发作者第2次发作较第1次发作不典型;(4)对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再给丙球一疗程,仍无效则改用甲强龙冲击治疗。结论:对于非典型KD的诊断不能太拘泥于诊断标准.应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作综合分析,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