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在肠系膜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例经临床及手术确诊的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并应用重组技术进行处理。结果21例患者行CT平扫,可见18例肠系膜静脉增粗,11例主肝腔内呈现高密度影,14例有腹腔积液,14例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6例可见肠管扩张和积液积气,20例肠壁可见增厚及水肿;17例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中,14例肠系膜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11例肠管管壁强化,3例未强化,3例CT未能直接显示出血栓,但扫描可见有肠壁强化程度减小、肠壁增厚、肠管扩张等可反映肠缺血的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应用于肠系膜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中可直接显示血栓的位置及范围,有效性高且无创,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60例患者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差异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后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来我院就诊的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 48 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 24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另外还 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 4.17 %,对照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 25 %,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 91.66 %,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 75.00 %,观 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P < 0.05 )。 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骨科创伤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接受综合预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腿肢体前径围与溶栓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为6.06%,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7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大腿肢体前径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预防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如发生血栓则采取手术治疗。
简介:[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按就诊先后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采用口服利伐沙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9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足底静脉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给予双下肢B超检测,并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DVT的发生情况,术后伤口出血和引流情况,以及患者皮下瘀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PTT、PT、PLT及D-D指标值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值更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4例,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例,两组DVT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引流量及皮下瘀斑面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足底静脉泵,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出血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商讨正确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两组在术后15d内的下肢肿痛以及DVT的确诊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下肢胀痛及DVT确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预防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A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后10d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根据彩超检查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29%,B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43%,2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药物对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两组分别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虽然效果相当,但是利伐沙班费用高不适宜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1995~2015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VTE的患者48例作为VTE组,并将其根据发病孕周分为3个亚组(〈12周组14例,12周~28周组17例,〉28周组17例);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选择同期产检、住院分娩且无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产检及住院分娩的病历资料。结果(1)VTE组孕次多于对照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红细胞(erythrocyte,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压积(hematocrit,H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TE亚组分析发现:随着孕周的增加,RBC、HB、HCT、PT、APTT等指标均有下降趋势,D-Dimer、FIB均有升高趋势,但不同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体重增长幅度,Hb、HCT、RBC低,稽留流产病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稽留流产病史是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稽留流产病史是妊娠期合并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妊娠期的Hb、HCT、RBC减低对于VTE的发生可能具有早期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