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间歇性蓝光照射与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4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30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方法,对参照组患儿采用连续性蓝光照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的下降程度对比参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两种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间歇性照射方法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间歇性蓝光照射与持性续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率为96.7%与对照组患儿的95%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的1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间歇性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均非常明显,但使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的治疗方式其不良反应低,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临床应推广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两个小组,及间歇组和持续组,各35例,间歇组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间歇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持续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较小,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较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但间歇性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对降低患儿黄疸指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情况,降低蓝光治疗的副作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取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7.50%,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治疗96小时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治疗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在总体上看均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但采取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相比于连续蓝光照射治疗可更大程度上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新出生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5d后的黄疸指数、退黄时间、蓝光照射的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治疗5d后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退黄时间缩短,蓝光照射的不良事件少,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疗效,降低黄疸指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泡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泡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非结合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TBIL、UCB、TBA、HS-CRP分别为(116.4±6.9)μmol/L、(153.6±8.2)μmol/L、(8.3±1.3)μmol/L、(4.9±0.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3.6±8.2)μmol/L、(249.3±42.3)μmol/L、(25.9±2.9)μmol/L、(18.3±0.5)mg/L(t=15.851、20.329、9.624、7.508,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β-GD均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4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40/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17/4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2、14.605,均P<0.01)。结论中药泡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间断照射及连续照射对治疗患黄疸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2月间收治的90例黄疸新生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间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取连续蓝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观察组为93.33%,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间断照射及连续照射对治疗患黄疸新生儿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间断蓝光照射能显著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整体疗效优于蓝光持续照射。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研究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的86例黄疸患儿,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与研究组(接受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各43例。评判标准治疗效果及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的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方案的实施对于黄疸病症的治疗十分有效,其不仅可提高该病症治疗效果,且可稳定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黄疸新生儿,将新生儿分组采用抽签法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16年7月-17年12月)与对照组(15年1月-16年6月)。实验组新生儿予以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对照组新生儿予以蓝光照射疗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IBiL(间接胆红素)和 TBiL(总胆红素)水平状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治疗前的IBiL(间接胆红素)和 TBiL(总胆红素)水平状况比较(P>0.05),差异无对比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的IBiL(间接胆红素)和 TBiL(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有较大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