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受体α抗体对MRL/lpr狼疮小鼠免疫炎症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15只体重15~16 g无特定病原体3~4周龄雌性MRL/lpr小鼠饲养至14周龄,随机分为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L-7受体α抗体、同型抗体和生理盐水,每周3次,每次100 μg,共4周。18周龄时处死小鼠,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肌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IL-21的表达;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D3、F4/8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囊泡样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和囊泡样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亚群并计数。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及血清肌酐、抗双链DNA抗体、γ干扰素、IL-21均降低(均P<0.01),但三组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P>0.05)。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肾脏组织CD3和F4/80阳性浸润细胞减少,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下降(F=41.11,P<0.01);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效应T细胞(CD4+CD25+)比值增高(F=21.64,P<0.01),且外周血和脾脏中Tfr(CD4+CXCR5+Foxp3+)/Tfh(CD4+CXCR5+)比值均升高(F=38.95,P<0.01;F=12.90,P<0.01)。结论IL-7受体α抗体可能通过升高调节性T细胞比例、Tfr/Tfh比值,降低自身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生成,减少炎性因子生成,从而减轻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炎症和肾脏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髓系细胞特异性Clcn7-G763R突变的骨硬化小鼠模型,并进行表型研究。方法构建条件性敲入Clcn7基因p.G763R错义突变小鼠,并与溶菌酶M启动子-重组酶转基因小鼠(LysM cre)交配繁殖,最终获取髓系细胞特异性Clcn7-G763R突变的骨硬化小鼠。利用Micro CT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鼠骨微细结构的差异,利用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诱导原代破骨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利用骨吸收陷窝实验观察破骨细胞功能。结果4周龄时纯合突变小鼠体重较野生型小鼠减轻[(12.000±1.666)g对(15.630±2.314)g,P=0.021],股骨长度较野生型缩短[(1.160±0.096)cm对(1.300±0.082)cm,P=0.037)]。Micro CT发现纯合突变小鼠骨密度在4周龄时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增加[(0.753±0.002)g/cm3对(0.143±0.034)g/cm2,P=0.003],而杂合突变小鼠骨密度在8周龄时增加明显[(0.236±0.021)g/cm3对(0.180±0.020)g/cm3,P=0.030]。HE染色发现纯合突变小鼠骨髓腔消失,松质骨骨小梁数量显著增多,软骨肥大区增宽;杂合突变小鼠骨小梁较野生型小鼠增多。体外实验中,杂合突变小鼠破骨细胞数量较野生型无明显变化(P=0.358),但破骨细胞面积增大[(3.590×106±0.911×106)μm2对(1.352×106±0.260×106)μm2,P=0.043],骨吸收陷窝相关检测结果提示破骨细胞功能降低,而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相关基因NFATc1、c-fos、Ctsk和Acp5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髓系细胞特异性Clcn7-G763R突变的小鼠,突变型小鼠破骨细胞功能受损,骨量显著增加且股骨变短,为后续机制研究和治疗探索提供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进行表型和MYH7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个HCM家系先证者进行96个遗传性心肌病相关基因全外显子靶向高通量测序,应用Sanger测序在家系成员和300名正常对照者中对可疑变异进行验证,在家系中进行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共分离分析。应用Clustal X软件进行变异基因在物种间的序列保守性分析,并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在先证者及12名家系成员中,6人的MYH7基因存在c.4124A>G(p.Tyr1375Cys)杂合变异,其中5人确诊为HCM患者,1人未达到HCM诊断标准,但出现心电图异常。在300正常对照中未检出该变异。序列保守性分析显示MYH7基因的p.Tyr1375Cys变异位于高度保守区域,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变异可能影响蛋白功能,为有害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MYH7基因c.4124A>G(p.Tyr1375Cys)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PM2+ PP1_Moderate+PP3+PP5 )。结论MYH7基因c.4124A>G(p.Tyr1375Cys)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主要致病基因,基因检测结果对HCM家系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CHD7新发变异所致CHARGE综合征病例进行临床表型及相关基因分析,丰富CHARGE综合征临床表型,探讨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CHAR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 whole exome sequencing, trio-WES)检测相关致病基因,并对国内外CHD7新发变异所致CHARGE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结果患儿1合并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四脑室增宽,患儿2合并婴儿痉挛症、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基因检测患儿1为CHD7基因第17外显子c.4015C>T新发杂合无义变异,患儿2的CHD7基因第22外显子c.5050G>A新发杂合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这两个变异均评级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关联疾病均为CHARGE综合征。此外,患儿2还检出COL12A1基因存在c.6161A>C(p.Gln2054Pro)新发杂合错义变异,该位点目前尚未见报道,该变异评级为可能致病,关联疾病为Bethlem肌病2型,与患者的临床表型部分匹配,不能排除患儿2是多基因致病。结论本文2例CHD7新发变异所致CHARGE综合征病例具有特殊的临床表型,进一步扩展了CHARGE综合征表型谱。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肝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儿的临床特征与ATP7B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回顾分析75例肝型WD患儿的临床及ATP7B基因变异的特点。结果75例患儿中,症状前患儿4例,表现为单纯转氨酶升高者59例,急慢性肝病者12例;ATP7B基因纯合变异9例,复合杂合变异64例,杂合变异2例;共检测出49个变异,高发变异位点为c.2333G>T(p.Arg778Leu)、c.2621C>T(p.Ala874Val)及c.2975C>T(Pro992Leu),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7%、12.7%及9.3%;检出了c.1908dupC(p.Asn637Glnfs*118)、c.4179_4180insC(p.Pro1394Profs*15)、c.1604A>G(p.Glu535Gly)、c.2278C>T(p.Pro760Ser)、c.3008C>A(p.Ala1003Glu)及c.3532A>C(p.Thr1178Pro)6个新变异,除c.1604A>G(p.Glu535Gly)为临床意义不明确变异外,余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儿童肝型WD的基因型-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西北地区肝型WD患儿常见ATP7B变异类型为c.2333G>T(p.Arg778Leu)、c.2621C>T(p.Ala874Val)及c.2975C>T(p.Pro992Leu),基因型-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 DEB-Pr)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基因变异,再用Sanger测序验证。对变异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COL7A1基因均存在c.4128delT(p.Pro1376fs)移码杂合变异和c.8234G>A(p.Arg2745Gln)错义杂合变异,两变异分别来自患者母亲和父亲。其中c.4128delT(p.Pro1376fs)变异为未报道的变异,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评级指南提示其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P4),c.8234G>A(p.Arg2745Gln)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2+PM3+PP1+PP4)。结论COL7A1基因c.4128delT和c.8234G>A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本家系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结果扩展了COL7A1的基因变异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K7阳性/CD117阴性的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low 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分子特征,以增强病理医师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间7例LO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总结并随访预后,其中5例进行高通量DNA靶向测序,分析其分子特征。结果患者年龄59~82岁,平均70岁。男性2例,女性5例。肿物境界清楚,无纤维化包膜。肿瘤细胞胞质嗜酸,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嗜碱性小核仁,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2级,核周可见空晕。细胞丰富区,肿瘤细胞以密集的实性、巢状等结构为主,间质可见扩张的静脉、厚壁的小动脉及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将细胞分割成的假结节。在细胞稀疏区,肿瘤细胞排列形成“组织培养”的外观,其间质黏液样变。此外,间质含有新鲜的出血灶及淋巴细胞聚集灶。高通量测序1例为MTOR基因错义突变,1例为TSC1移码突变。结论LOT是一种惰性肿瘤,具有良好的预后,对于此类病变,病理医师应当注意不要将其误诊为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肾细胞癌。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7S”管理方法在五官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五官科2018年1月-20
简介:摘要:本课题研究中设计并合成了含哌嗪基7-溴噻吩并[3,2-d]嘧啶,具体是选择巯基乙酸作为原材料,历经六步骤反应获得了嘧啶母核,再于加入三乙胺作碱的条件下使其和各种哌嗪衍生物发生反应,成功制得了前期未见报道过的嘧啶化合物,物质结构得到了1H NMR 与HRMS表征。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21年7月18~22日郑州市罕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郑州市罕见特大暴雨天气是高空两槽一脊流型创造了高层强烈辐散动力条件;低层处的西南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间的东南气流对河南大部分地区进行控制,并向郑州市供应充足的水汽条件。这种高、低空系统配置对于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发展较为有利,也是郑州市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产生极端降水量的主要原因;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高、低空急流耦合使得动力抽吸效应加强,中低层切变线与黄淮气旋内部中尺度涡旋发展,促进了郑州市大范围深厚上升运动的维持,在特大暴雨天气出现时发挥着重要作用;郑州市长时间、高强度的水汽辐合,是此次强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5/6与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X线、CT以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两者解剖参数、脊髓压迫的静动态因素及脊髓损害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病区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C5/6或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85例。其中C5/6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7例(C5/6组),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C6/7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X线、CT和MRI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包括静态因素(椎间盘退变、黄韧带肥厚、骨赘增生和椎体滑移)、动态因素(颈椎活动度、颈椎节段活动度、椎体不稳和项韧带骨化)、脊髓受压情况(压迫位置、压迫性质、压迫程度和脊髓信号改变)和解剖参数(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解剖参数方面,两组间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态因素方面,C5/6组椎体滑移发生率高于C6/7组[(21.05%,12/57)比(3.57%,1/28),P<0.05],C5/6组黄韧带肥厚评分低于C6/7组(0.26分比0.89分,P<0.05),两组间骨赘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因素方面,C5/6组颈椎活动度大于C6/7组[(47.28±10.33)°比(39.06±6.25)°,P<0.05],C5/6组C5/6节段活动度大于C6/7组C6/7节段[(10.44±3.81)°比(7.69±2.38)°,P<0.05],C5/6组颈椎不稳发生率高于C6/7组[(26.32%,15/57)比(7.14%,2/28),P<0.05],C5/6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高于C6/7组[(40.35%,23/57)比(17.86%,5/28),P<0.05]。两组间压迫位置和脊髓信号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压迫性质和压迫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5/6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容易发生节段滑移、项韧带骨化和脊髓信号改变,而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易出现后方黄韧带压迫,提示生物力学因素在两者发病机制中存在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3,7,8-四氯二苯并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只孕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在孕期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上午8时分别给予64 μg/kg 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腭发育的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荧光观察TCDD对GD13~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MEG3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Ⅰ,TGF-βR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t=6.66,P=0.003)和GD14(t=6.56,P=0.00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但在GD15时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t=-5.98,P=0.004)。原位杂交显示MEG3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TCDD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的MEG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D13:t=39.28,P=0.012;GD14:t=18.75,P=0.042;GD15:t=28.36,P=0.045)。在GD14,TCDD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p-Smad2、Smad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mad2:t=9.48,P=0.001;Smad4:t=63.10,P=0.001),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7,P<0.001)。RIP实验结果显示,TCDD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TGF-βRⅠ结合MEG3的表达量(23.940±1.30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1.523)(t=24.55,P<0.001)。结论TCDD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TGF-βRⅠ的靶向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由此导致腭裂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本科诊治的IHH患者临床资料及表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结合Sanger方法进行变异分析及验证。结果22例IHH先证者中卡尔曼综合征(Kalman syndrome,KS)12例、嗅觉正常的IHH(nIHH)10例。体格检查男性表现为阴茎短小、睾丸体积小、喉结小或不明显、声音尖细、乳腺发育,女性出现乳腺发育不良、原发性闭经等。性激素检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水平均降低或处于正常下限。8例患者存在9种CHD7基因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指南判定CHD7基因中c.307T>A(p.Ser103Thr)、c.3143G>A(p.Gly1048Glu)、c.6956G>T(p. Arg2319Leu)和c.3145A>T(p.Ser1049Cys)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P1+PM2;PM2+PM6+PP2+PP3;PM2+PM5+PM6+PP2+PP3和PM2+PM6+PP2+PP3)。余14例IHH患者基因筛查阴性。结论CHD7基因变异可能与IHH疾病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肠毒素、肠毒素基因、耐药性、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2起食物中毒样本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pa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ELISA检测菌株产肠毒素型别;PCR检测肠毒素基因;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选取2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运用Snippy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起食物中毒的41株菌经MLST和spa基因分型方法分为ST6-t701和ST7-t091。耐药性分析显示,27株ST7-t091中有2株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余25株ST7-t091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色葡萄球菌(MSSA),对7种抗菌药物耐药;14株ST6-t701菌株的耐药谱完全一致,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携带sea基因。全基因组分析显示,21株金葡菌具有相同毒力基因谱scn、sak、sea、hla、hld、hlgA、hlgB、hlgC、lukD,携带的scn-sak-sea属于人类免疫逃避基因簇D型,位于前噬菌体ϕSa3上。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源分析显示,2株MRSA ST7-t091高度同源,而12株MSSA ST7-t091和7株MSSA ST6-t701分别聚为一簇。结论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分别为MRSA ST7-t091和MSSA ST7-t091混合感染以及MSSA ST6-t701感染引起,菌株耐药性较强且具有高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