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防肱骨干近端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重建钢板加压治疗对治疗效果及骨折愈合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接收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各42例。参考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试验组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长短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负重时长、骨折愈合时长均短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肱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令人满意,骨折愈合时间短,短期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利于早期展开日常生活锻炼,并发症风险低。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讨论消毒供应室(CSSD)护理管理中3C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3C全程优质护理为研究组(600件),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消毒灭菌手术器械600件,对比两组间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和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结果 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对比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更高,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CSSD的护理管理工作,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实际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3C全程优质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课程,想要达到预期教学指标,落实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是最紧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就初中英语教改实施来看,鉴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滞后等弊病,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所面临的阻力是非常大的。为此,教师应当明晰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难点,在教学手段优化上多角度融入趣味元素,带学生领略语言世界的精彩和魅力,从而助推学生自发、自主地研习语言知识技能,高质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探究兴趣。

  • 标签: 初中英语 学习兴趣 趣味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伴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40例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全面性护理),均组20例,所有患儿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开展全面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深度学习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受到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更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喜悦,并逐渐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深度学习的应用适应性。通过深度学习的应用,学生通过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对核心内容进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此不疲。为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将原本空洞的数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本文将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教育研究,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准确率。

  • 标签: 深度学习下 小学数学教育 数形结合方法
  • 作者: 许敏 吴静 胡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6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员中心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注高警示药物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整群抽样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彭州市妇幼保健院6所妇幼专科医院急诊护士171名,通过问卷调查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注高警示药物的认知现状。结果妇幼专科医院急诊科护士静脉输注高警示药物知识平均得分为(29.52 ± 2.74)分,各条目的正确率22.2%~1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急诊护理工作年限、职称影响护士对静脉输注高警示药物的知识水平,模型解释了12.7%的变异量(R2值为0.127,P<0.01)。结论目前妇幼专科医院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注高警示药物的认知不足,护士对知识的需求较高,医院管理者和教育者应结合孕产妇和儿童的生理特殊性,亟待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护士对高警示药物的知识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高警示药物 静脉输注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期望寿命(HLE)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5月7日收录的近三年相关文献。筛选纳入有关HLE影响因素的原始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与伤害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学模型将疾病与伤害的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个人特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社会社区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状态。梳理研究地区、HLE指标、研究人群、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和结果等内容,应用证据图谱对不同HLE指标和两个维度影响因素的报告文献频次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90篇文献,其中在中国开展的文献研究占28.9%(26篇)。报告疾病与伤害的文献53篇,全部涉及非传染性疾病,且占比最大(58.9%)。报告健康决定因素77篇,涉及生态学模型5个层次,所有文献会同时报告多层次。其中个人特质的文献数最多,共53篇(58.9%);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47篇(52.2%);社会社区网络10篇(11.1%);生活与工作条件35篇(38.9%);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状态8篇(8.9%)。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近三年发表的HLE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21篇,其中涉及非传染性疾病和个人特质的文献最多,分别有11篇(52.3%)和12篇(57.1%)。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贡献的最主要因素,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最易被改变因素。结论近三年HLE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非传染性疾病与个人特质的研究;未来应当深入探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和职业环境因素。

  • 标签: 健康期望寿命 影响因素 健康决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预康复对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预康复应用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研究对象1 5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预康复对降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Z=4.79,RR=0.57,95%CI(0.45,0.72),P<0.01]、提高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Z=5.21,SMD=0.51,95%CI(0.32,0.70),P<0.01]和最大吸气压[Z=4.16,SMD=0.76,95%CI(0.40,1.12),P<0.01]具有积极影响。结论预康复可有效降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最大吸气压。

  • 标签: Meta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 预康复 心脏康复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验证其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信效度和预测效能。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初版评估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复查的29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量表的信效度和预测效能。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分别为一般情况、造口情况、术后情况、宣教及自护情况,共17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144%;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1,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4,折半信度系数为0.837,重测信度系数为0.819。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置信区间:0.785~0.891),当截断分值为39.5分时,量表的灵敏度为0.849,特异度为0.759,约登指数为0.608,预测效能最佳。结论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预测效能较高,适合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的评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造口周围皮肤损伤 风险评估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构建脑性瘫痪患儿标准化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对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初次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20例脑性瘫痪患儿及其家长12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患儿和60名家长。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2周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方案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性瘫痪 生活质量 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 标准化护理方案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先天性无痛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以明确其病因。方法应用二代测序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对候选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携带SCN9A基因c.1598delA(p.N533Ifs*31)、c.295_296delCGinsAT(p.R99I)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亲和母亲,两个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结论SCN9A基因c.1598delA(p.N533Ifs*31)、c.295_296delCGinsAT(p.R99I)可能是先证者致病的原因,上述结果丰富了SCN9A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先天性无痛症 SCN9A基因 二代测序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糖原贮积症Ⅵ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Ⅵ,GSD-Ⅵ)患儿进行表型和致病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其进行致病变异检测,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儿男,3岁9个月,表现为腹部膨隆、肝脏肿大、身材矮小,WES检测发现其携带PYGL基因c.320dupA(p.Asn107fs)和c.697G>A(p.Gly233Ser)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证实二者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其中c.320dupA(p.Asn107fs)既往未见报道。结论上述发现明确了该GSD-Ⅵ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丰富了PYGL基因的变异谱,并为患儿的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糖原贮积症Ⅵ型 PYGL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和飞行时间及人格特征,为制订试飞员选拔技术规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36名试飞大队试飞员,从中选取飞行时间≥2 500 h的30名试飞员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编码整理,形成试飞员选拔的年龄及飞行时间。36名试飞员完成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验(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16PF)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估,按照年龄分为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试飞员16PF和MMPI得分。结果歼击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飞行时间为1 000 h以上;轰炸机及运输机试飞员选拔年龄适用条件为30~35岁,无飞行时间限制;两类试飞员选拔均应符合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格要求。MMPI得分中,30~39岁组试飞员的校正量表得分显著高于40~49岁组(U=97.50,P=0.040),精神分裂量表得分则显著低于40~49岁组(U=95.50,P=0.035),其他人格特征量表得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机种试飞员选拔对飞行时间的要求不同。不同年龄段试飞员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试飞员选拔的年龄标准。

  • 标签: 交谈,心理学 MMPI 年龄 飞行时间 人格特征 试飞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轮班工作对非超重/肥胖且血糖正常个体生物钟稳定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超重/肥胖的血液移植科轮班女性护士及体检科非轮班女性护士分为轮班工作组和非轮班工作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趋化素、内脂素)及褪黑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生物钟核心基因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蛋白故障(Clock)和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Bmal1)表达。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毛细管电泳法测定HbA1C。此外,生物电阻抗法评估内脏脂肪面积(VFA),基于问卷计算睡眠中期时间复合相位偏差(CPD)。结果轮班工作组褪黑素明显低于非轮班工作组(P=0.023),皮质醇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P=0.001),Clock及Bmal1 mRNA表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P=0.034, P=0.047)。轮班工作组的空腹血糖、HbA1C虽在正常范围,但已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P=0.011, P=0.033)。轮班工作组虽体重指数正常,但VFA已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P=0.010)。且轮班工作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6、TNF-α、瘦素、趋化素及内脂素显著高于非轮班工作组(P=0.033, P=0.012, P=0.001, P=0.011, P=0.021, P=0.007)。此外,校正体重指数及活动因素发现,CPD与VFA(r=0.434, P=0.049)、炎症因子IL-6(r=0.514, P=0.017)、TNF-α(r=0.700, P<0.001)及促炎脂肪因子瘦素(r=0.473, P=0.030)、趋化素(r=0.439, P=0.047)、内脂素(r=0.521, P=0.015)呈正相关。结论轮班工作可影响女性生物钟稳定性,在尚未超重/肥胖时已出现内脏脂肪、炎症因子和促炎脂肪因子增多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 标签: 轮班工作 生物钟 脂肪因子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 作者: 史晨辰 刘玉兰 张媛媛 崔立红 程艳丽 王瑞玲 朱元民 丁惠国 徐有青 张川 吴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4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048,北京华信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088,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内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华信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9家北京市内医疗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应用UDCA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患者的病史资料。入组标准为结石最大径≤10 mm且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治疗方案为连续6个月口服UDCA,剂量为10 mg·kg-1·d-1。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以及胆源性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DCA溶石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共纳入215例患者,胆囊结石完全溶解率为19.5%(42/215),部分溶解率为50.7%(109/215),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51/215)。泥沙样结石的完全溶解率高于成块结石[37.0%(17/46)比14.8%(25/169);OR=3.377, 95%置信区间(95%CI) 1.621~7.035, P=0.001];成块结石中,直径≤5 mm的结石完全溶解率高于直径>5 mm的结石[37.5%(9/24)比11.0%(16/145);OR=4.837, 95%CI 1.823~12.839, P=0.002]。高体重指数(OR= 0.872, 95%CI 0.764~0.995,P=0.043)和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42, 95%CI 0.912~0.973,P<0.001)的患者完全溶解率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DCA溶石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40, 95%CI 0.908~0.974,P=0.001)、胆囊壁粗糙(OR=0.438, 95%CI 0.200~0.962,P=0.040)和成块结石(对比泥沙样结石,OR=0.236, 95%CI 0.101~0.550,P=0.001);对于成块结石的患者,影响溶石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26, 95%CI 0.877~0.978,P=0.006)和结石直径>5 mm(OR=0.142, 95%CI 0.043~0.470,P=0.001)。经UDCA治疗6个月后,患者胆源性腹痛评分由0分(0分,6分)降低至0分(0分,0分),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自1分(0分,2分)降低至0分(0分,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50、-9.13,均P<0.001)。结论UDCA对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溶石效果,并且可以减轻患者胆源性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病程长、胆囊壁粗糙和结石直径>5 mm是UDCA溶石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胆囊结石 胆固醇性结石 溶石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及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85例,女78例;年龄为(61±8)岁。观察指标:(1)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2)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3)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真实性评价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指标,可靠性评价采用准确度和Kappa分析。上述评价指标的值越大,提示该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或)可靠性越强。单因素分析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463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90例(真阳性35例、假阳性55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73例(真阴性300例、假阴性73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08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55例。(2)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32.41%(35/108)、84.51%(300/355)、38.89%(35/90)、80.43%(300/373)、0.169;准确度为72.35%(335/463),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180(P<0.05)。(3)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相关因素(χ²=7.65,6.0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2.1 cm是影响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5,95%可信区间为1.23~3.43,P<0.05)。结论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有限,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肿瘤长径≥2.1 cm是影响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食管肿瘤 纵隔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运动处方作为心脏康复开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运动强度水平会对患者心脏康复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将常见的心脏康复运动强度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综述不同评估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应用条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评估方法,促进心脏康复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 运动强度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8月14日至9月14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市第三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招募受试者226例,以OGTT试验结合临床表现为金标准,对同一受试者使用晶状体AGE荧光检测与金标准两种方法筛查2型糖尿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计算AGE诊断2型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Kappa值及其95%CI,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以是否糖尿病为结局指标,AGE为二分类指标,构建三个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GE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按照年龄和分中心分层,比较AGE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之间的差异。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1~0.91)。根据约登指数选取AGE最佳截断点为0.24,此时,灵敏度为82.86(95%CI:77.81~87.91)、特异度为77.06(95%CI:71.43~82.7)、约登指数为59.92(95%CI:53.36~66.49),Kappa值为79.62(95%CI:74.22~85.02)。除20~39岁组外,不同年龄段、不同分中心、总人群AGE阳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高于AGE阴性组,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分中心的混杂影响后(模型三),与AGE阴性组相比,AGE阳性组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为11.75倍(95%CI:5.61~24.60),均P<0.001。结论晶状体内AGE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性较高,AGE截断点在0.24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筛查的实用工具。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高级 晶体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测量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脊柱骨密度,探讨其与血红蛋白及人血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数据(China Biobank),脊柱骨密度测量采用 QCT Pro图像分析系统,所有合作中心均采用欧洲脊柱体模(NO.145)进行质量控制。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 0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7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脊柱骨密度、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相关性。结果健康体检者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均降低(P<0.05),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体质指数(BMI)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分别r=0.086、0.101、0.076、0.090、0.072、0.123、0.100;均P<0.01);而女性健康体检者部分年龄组骨密度与血红蛋白相关(分别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77;均P<0.05);部分年龄段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白蛋白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8;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51;女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4;40~49岁组r=-0.042;50~59岁组r=-0.086;70~79岁组r=-0.070;均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后血红蛋白水平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1.022,95%CI:1.017~1.027)、骨密度减少(OR=1.012,95%CI:1.007~1.016)的保护因素;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0.926,95%CI:0.905~0.948)、骨密度减少(OR=1.006,95%CI:0.951~1.011)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存在相关性。血红蛋白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保护因素,人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密度 血红蛋白 血白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国成年男性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中国不同地区骨密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6个地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的男性人群,采用Mindways 公司的QCT系统测量腰椎椎体的骨密度。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计算骨密度均值和下降率,按美国放射学院脊柱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男性50 682例,年龄为(50.2±12.8)岁(20~98岁)。中国男性总体脊柱QCT峰值骨密度(173.11±28.56)mg/cm3,出现在20~29岁,然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70岁之前,华南地区男性骨密度相对较高,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70~79岁和≥80岁2个年龄段各地区男性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男性脊柱QCT骨密度总体下降约46.92%,40~49岁年龄段下降明显加速。≥50岁男性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约为11.42%,其中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72%和13.87%),华北和华南地区较低(分别为8.53%和7.71%)。结论建立了中国成年男性人群的脊柱QCT骨密度范围,华南地区骨密度值最高,华中地区骨密度值最低。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男性 定量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