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在丰富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逐步确立了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总体遵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重要使命、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心任务、以坚持和平发展为战略选择、以寻求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主要路径、以践行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取向、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要求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框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创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注入了中国元素、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公正合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步事业增添了中国力量。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中“核心期刊”和“CSSCI”为检索源,经过人工筛选得到3550篇文献为分析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国内-9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进行概况解读、热点透视和前沿把握。研究发现,热点主题以“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党的建设”“党员”为核心展开。随着时代变迁,研究主题不断拓展、深入和创新,“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政治生态”成为当前党内民主研究的学术前沿。在新时代,该研究领域应以已有研究为经验借鉴,结合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继续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五大创新。在经济建设的方向层面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经济建设的起点和任务层面上,厘清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阶段,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经济建设的“手段”及其性质层面上,拓展“生产方式”范畴,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经济建设的动力层面上,实现从“革命主题”向“改革开放主题”的现代转换,创立了改革开放理论;在经济的发展层面上,建构超越“生产主义”的现实路径,创立了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三大重要新观点:一是提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三是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简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周边的农村出现了一批集中居住的新型小区。有些小区中存在着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缺乏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缺位、管理制度无法落实等突出问题。为了破解此类小区的管理难题,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在成都市金堂县磨盘山村的聚居小区开展了可持续管理试点项目,项目目标是探索农村聚居小区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对聚居小区管理小组和住户进行能力建设,推动社区群众自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可持续管理机制。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经费的可持续性,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明确管理主体是前提,好的制度设计是基础,外部社会组织是必要的协助者和陪伴者。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重大论断。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是成功开启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的基本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简介: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的历史定位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历史独特性以及邓小平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业中的独特作用。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是党内公认的“辩证法大师”,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作过长期思考和探索,对一些重要问题有独到见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作出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设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等等。这些基本且基础性的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开篇到结束,在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都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如何把握这种辩证关系,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理论依据。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其具体环节、具体制度区别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给我国改革开放哪些是应该改的,哪些是不能改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两种改革观的争论从未停息过,争论始终离不开对国有经济针锋相对的不同认识。这说明国有经济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废。否定国有经济也就不可能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丧失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将不复存在,更谈不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探索中走出来的,其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正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重温60年前这篇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奠基之作,对于我们在民族复兴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与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简介:在2014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这部文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科技、教育、军事、民族、统战、党建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三反五反'、西藏和新疆工作、人民代表选举、整风反右、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国民经济调整和三线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和祖国统一,以及禁毒、救灾、就业、司法、邮电、交通、能源、环保、卫生、体育、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文稿,大多为第一次发表。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和祖国统一、执政党建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等重要思想的思考。总之,《文集》是从理论的高度对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来一系列重大实践的记录和评判,不仅展示了邓小平在不同阶段,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作出的重要贡献,也从多个方面展示了我们党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历的艰辛曲折。
简介: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的“前言”中,马克思打算通过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批判,以经济思想史的论述为主线,展开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阐述。马克思承继他之前对经济思想“学派”“流派”研究的基本观点,从历史的、社会的和方法的多视角上梳理和厘清经济学的纷繁复杂的“学派”“流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揭示了以巴师夏和凯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当作谬误加以抨击和以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为对立面的特定内涵。马克思对凯里关于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关系论述的错误观点作了批判,对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论题研究的主要论题作了阐释,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学理论作了比较研究,从“民族环境”上对国家论题研究的方法论要义作了阐释。
简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积极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创造性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并围绕这一构想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策举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二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问题,并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认识成果。毛泽东的探索和贡献,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持续探索并最终提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