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我国44名单板滑雪U型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意志品质与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男运动员在坚韧性方面要优于女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在自制性、坚韧性和主动性上优于地方队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在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上优于地方队运动员;(2)意志品质水平越高,运动员积极应对方式越多,消极应对方式越少;(3)意志品质中自觉性和果断性对积极应对方式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旨在为该项目运动员意志品质和应对策略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目的:寻找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子运动员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间的关联性,为该项目训练、备战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观察法、调查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决赛12名男子运动员两轮比赛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间的关联性,并与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决赛难度战术进行比较。结果:8名成绩上升选手与4名成绩下降选手中均有加难及维持难度战术的选择,且其成绩与难度战术无关,本届比赛中运动员的难度战术选择趋势与温哥华冬奥会相同。结论: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子决赛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关联性不大,与温哥华冬奥会难度战术趋势相同。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男女运动员决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决赛裁判员评分客观性系数较高,在裁判员评分一致性的显著性分析中,仅有男子决赛第2轮出现显著性差异,评分过程中存在随机误差.建议积极推进和完善我国该项目裁判员队伍建设,使国内比赛的评分更加的公正、合理、客观、科学.
简介:为探求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A/G多态位点与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文章选择20名优秀单板U型场地运动员和115名普通无专业训练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实验法测试CNTF基因的A/G多态位点,并用基因平衡定律测试结果,用基因平衡定律(H-W)检验,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A=18.7%,G=81.3%,基因型频率为A/A=6.1%,A/G=25.2%,G/G=68.7%;实验组等位基因频率为A=17.5%,G=82.5%,基因型频为A/A=10%,A/G=15%,G/G=75%.说明CNTF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的趋势为GG型>AG型>AA型,等位基因无差异(P>0.05).提示CNTF基因A/多态性不能作为中国技能主导类优秀滑雪运动员选材的指标之一,但GG基因型所占比例大.
简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年7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测量活动表彰大会。吉吉等17名成功登顶珠峰的中国女子登山队、珠峰测量登山队的队员和高山摄像人员、
简介:在总结了有关社会赞许反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实际,以279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考察了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均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具有较高赞许动机的被试者在回答问卷时,容易受到测量情境的影响;低赞许动机的被试者,较少受测量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在较低测量情境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希望得到社会赞许的强烈程度也就是人格中的动机单元影响;在高测量情境下,无论是否更希望得到社会的赞许,被试者对问卷调查的反应准确性都比较高;可能存在着赞许动机阂限和测量情境阈限。
简介:目的:采用新开发的总能量消耗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象共46人,其中16名中年男性(平均年龄51.4岁),14名中年女性(平均年龄49.9岁)和16名年轻女性(平均年龄19.1岁)。使用新开发的软件(2011年芬兰Oy公司出产MoveSense心率监测分析仪),对24小时的心率能耗数据进行监控,并与用双标水法测得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用BlandAltman对两种测定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测定方法在群体水平中得出的能量消耗值相似,平均为-8.6kcal/天,而在个体水平中存在较大差异,46例研究对象中有44例(96%,)能量消耗值在±2SD范围内,出现平均下降趋势,并没有任何过高或过低倾向。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每日评价能耗的心率软件系统尚需进一步研发,以适用于独立个体。
简介:为探究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重复性,并通过对足部内在肌形态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足部内在肌对维持人体稳定性的影响。对15名健康青年受试者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重复测量趾短屈肌、拇短屈肌、拇展肌及小趾展肌等4个足部内在肌的纵向图像以及横截面图像,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肌肉厚度及横截面积,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两次测量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以检测该测试方式的可重复性;同时还测量了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用以评价平衡稳定性,并对其与4个足部内在肌的形态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内在肌形态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超声波技术对足部内在肌厚度与横截面积的两次测量值的ICC值大部分大于0.9,表明该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良好;拇展肌厚度、趾短屈肌及小趾展肌的横截面积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成显著性相关,而拇展肌横截面积与其成非常显著相关;足部内在肌横截面积越大,闭眼单腿站立时间越久。结果说明: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靠性良好;足部内在肌的形态会影响人体静态平衡控制,对足部核心区稳定性的作用不可忽视。
简介:人体扫描仪在身体形态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的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肌性)和传统手工测量(骨性)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并比较分析15项常用形态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结果:肌性与骨性2种测试方法比较发现,长(高)度测试指标中身高、下肢长A和小腿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度测试指标中胸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宽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在2种测试方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长(高)度测试中,肌性测试数据在整体上小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宽度的测量数据中,肩宽、髂宽肌性数据大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围度测量数据上,几乎所有指标都是肌性数据偏大,而在形态比中所有派生指数又均小于骨性测量值.结论:三维人体扫描仪在人体长(高)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测试结果相-致,但在人体的厚度和维度测试中存在-定差异,因此,三维人体扫描仪人体形态测量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工测量方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及转换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