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书法是华夏文明五千年积淀的产物。纵观三千多年的书法史,其由图绘文字到书写,由象形文字发展演变,由庄重祭祀到抒发性情,这一切都是时代变迁进步的结果。所以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就有了溯古追源的一种文明延续的象征。
简介:本文以近些年新出土的西汉前中期简牍、东汉中后期简牍为主要考察对象,一是简要分析它们的概况及墨书特征;二是以这些新出土简书为中心,讨论西汉前、中叶隶变的主要特征及同期书体发展;三是讨论东汉中叶隶书流变、特别是当时居书写主流的新隶体、俗笔隶书等写法;四是考察东汉末新体(楷、行、今草)发展情形。
简介:明代中期以后借由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在吴门地区文人燕游雅集活动的汇聚之地,与之相关的雅集绘画也相应出现了很多新变,这一点在吴门画派早期的几个核心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有关吴门画派的研究在已有的美术史研究中早已汗牛充栋,但是其中一些问题仍然有待关注。明代文人雅集题材绘画在经历了明初台阁雅集图的兴盛之后,经由馆阁文臣间的传布转而带动了士人阶层中的宴游之风,而此时的雅集书画也不再是官僚生活绘画。
简介:古文字向今文字的演变,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捩阶段,它对文字字体的革新是天翻地覆的,汉字的简捷性、实用性书写,是这次变革的根本动力。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古文字的後期演变是朝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隶变,是主流方向;一是草变,是支流方向。二者上限未必重合,但一脉相承,有漫长的交叠期,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干预的。本文就草变给出了清晰的概念,初步勾勒了草变的发展过程:由西周至秦为草变早期,两漠为草变中期,魏晋为草变晚期。三个阶段既有独立封闭性,又有纵向的连续性。
简介:林散之在自己书法集的自序中讲述学书经历说:"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又在《跋王觉斯草书诗卷》云:"朝夕观摩不去手,文革运动中亦随身携带,幸未遭遗失,今居三欲索回原物,自当完璧归赵。佳书如好友,不忍离别,因题数语归之,以志留连
简介:汉隶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因演变成于汉,故称“汉隶”。本文从王次仲创八分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分析,重点就八分隶书对当代名家书风的影响和创变等问题来分析。一、王次仲生平和“八分书”介绍王次仲,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幼聪慧,好读书,善思考。
简介:此地娑婆秽境与彼地西方世界相距“十万亿佛土(刹)”[1],虽然我们并不知晓十万亿佛土究竟几何,但其距离之遥远岂可以人力揣度?因此,身后亡灵如何往生至长路迢遥的西方净土,是此生开窟凿龛、图塑佛铺的净土信众心念之所系,也必然希望或者要求画师在创作西方净土变时有所体现,画师究竟会采取何种手段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本文试图以“化生”为纽带,通过对纵通壁面的画面内容的解读来窥测画师的设计巧思。
简介:由于我国美术教育中引进了以素描为基础造型的教学手段,带来了工笔人物画在造型观上的改变,并且由于这种造型观的改变而引起工笔人物画在色彩、构成及审美态度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使得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着本质上的革新。
简介:初夏的苏州,山温水软,熏风沉醉。《礼记·乐记》云:“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可见“游”亦为学习的一条途径游苏州,不可不观园林;而观园林,不可不观拙政园。拙政园所在地最初为唐代陆龟蒙的住宅。明正德四年(一五〇九),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文徵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十六年建成,借西晋潘甚《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
简介:沛璋本为我师长,在我学生时代时教授我写意人物画,其朴实谨严的画风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毕业留校任教,与他在天津美术学院红楼那间不很整洁却很惬意的画室里厮混的八年里,逐渐升格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并蒙其不弃,引为知己。由此我也就更有机会贴近观察他在求索途中的足印。而后在我客居东瀛的八
简介: 艺术家谈起艺术来往往从经验到经验,理论家说起理诡又常常是从概念到概念,两者若互渗一下当会对艺术的认识更加贴切与透彻.……
简介: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39年10月生,江苏沛县人。号渔人、荷花渔童,别署古沛渔人、渔人草庐、紫苑主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得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等名师亲炙,专攻中国大写意花鸟画。1995年毕业分配至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辑,1977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至今。
简介:剖析窦皋、窦蒙兄弟在书法理论方面如何阐释前贤的理论并加以变化发展。
简介:浙江山水画年展已届三度春秋了。中国画新旧之争在山水画研究会中引起的波澜是不必讳言的。作为“代前言”的各人各家的绘画语录,是如此散落却又互相地挤在一个平面上,这本身就是个令人发噱的对比。在“传统是国画之本”的口号之侧,是“继承传统就是重复古人、别人的形式符号”。两相对照,颇能见出各自的风采来。而在某一件密密麻麻蝇头小楷书的近邻,却
简介:“视觉漂变——第二届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于2006年8月23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了。这是一个由版画批评家齐凤阁提名的学术展,参展的十位青年版画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院版画精英。
简介:教材内容:《百变团花》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第三册教材第六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为主的领域.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设课。
师古以效法.变今为传承——略谈书法审美和实践
从新出土汉简看西汉隶变及东汉新体发展
明代吴门园林雅集题材绘画与文人雅集的新变
草变:古文字演进方向的另一种审视
林散之书法对王铎书法的继承与创变之考察
王次仲八分书的现代传承与创变
长路迢遥往生便——敦煌莫高窟唐代西方净土变结构解析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方法的变迁
幽趣倏万变 奇观非一端——拙政园里的匾额、楹联赏析
美在一波三折间--浅析杨沛璋绘画风格浪变
对艺术守与变的一点认识——由传统雕塑的方式引发的思考
笔墨染乎世情 传统系于时变——张立辰的大写意花鸟画及其启示
窦氏兄弟对张怀璀理论的阐释与盛中唐审美观的初变
关于山水画“变”潮流的思考——观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年展有感
游离传统的理性神秘:“视觉漂变——第二届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
“剪”出美好新生活——以《百变团花》一课为例谈谈剪纸教学与乍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