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记录了各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俗舞蹈,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紧贴民族的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体现。它一人为本,借助模仿、形象和记录等手段,并进行身口相传的方式。这些“非遗”遗留下来宝贝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首先我们要保护原有的基础性,传承它的文化,不能随意改变它。这就是“非遗舞蹈再现”与“非遗舞蹈创作”截然不同的概念。如今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高速时期,各种舞台形式的丰富性已经把许多原始的民俗舞蹈变成好看的舞蹈节目了搬上了舞台,它没有了依托的环境,只让完整的程序在舞台上进行演出,来表现民俗的文化。这一点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所有的文化都要保留与创新,“非遗”舞蹈一样也是要经历这种相应的思考,什么是要原封不动的“保留”还原历史记载历史,什么是可以提炼元素发展“创新”于以后?特别是表演与创作类的民俗舞蹈一定是大不一样的,表演类的是再现舞台,不加任何新的元素及手段,原汁原味。但是一旦是创作类的民俗舞蹈,它就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原本的基础中找的其想表达的视角进行放大,把原来的元素加以改变融入到整个创作的语言中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各市群众文化的推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群众文化是反映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群文舞蹈文化有着相识之处的民俗传统舞蹈也是反映当时的时代文化以及人们要表达的情感,但是民俗舞蹈又有着其独特之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加,同时这些民俗舞蹈也被纳入了非物资文化遗产之中。然而,这些民俗舞蹈在于群文舞蹈同样表达情感的同时,由以其独特的优势对群文舞蹈的创造产生了一定的�
简介:现有的“非遗”保护模式多是基于在现有环境中采取一定手段实现“非遗”和“非遗”传承人的延续。但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往往是通过一个社区的整体改造,营造适宜“非遗”生存和发展的情境和语境,形成“非遗”集聚社区,实现对“非遗”的集群性保护。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武器,即通过文化空间再造为“非遗”的现代生存与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与环境。栖霞古镇都村历史风貌恢复与非遗保护工程即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索对“非遗”进行集群性保护的新路径。这种探索作为一种带有风险的实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简介: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走出日渐凋敝破败的困境,进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在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激发地方民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尊重地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能够维系居民认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需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植根于地方社会自身的内生活力,如此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良性发展,非遗才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
简介: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简称"非遗馆")的建设需求高涨,各类型的非遗展馆孕育而生,然而质量却参差不齐。非遗馆的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其展示内涵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层面、实践过程的"活态性"及与外部环境"文化脉络"之间的关系。以上这些特点要求非遗馆的建设思路必须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其中包括:非遗馆应如何有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如何体现非遗的实践过程和无形的精神内涵?如何设计具有较高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展示手段?如何推动非遗保护工作?上述这些问题都是非遗馆建设所需要探讨解决的难题。南京博物院非遗馆近年来的筹建与运营经验可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探讨研究,为国内同类博物馆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