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优化护理流程 对 降低急诊胸痛患者救治时间及不良事件 的影响 。 方法: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选择我院 96 例 胸痛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 48 例;观察组采取 优化护理流程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 救治时间 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结果: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 救治时间 进行对比,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 。其次对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进行对比,观察组 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 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 。 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 对 急诊胸痛患者 的救治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另外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行PCI手术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直至出院,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PCI手术前、手术后6h及手术后1d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水平以及随访12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dCK-MB、cTnI及MDA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同时间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缓解PCI术后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因分析法,对儿科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儿科护理中出现的38例不良事件以及对应患儿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根因分析法对在儿科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类别,如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或者坠床、因意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或者其他不良事件的出现率以及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儿科护理出现不良事件中,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分别为(11)28.94%、(9)23.68%、(7)18.42%;而因以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2.63%、(2)5.26%、(2)5.26%、(1)2.63%、(5)13.15%。通过对比观察,可发现出现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因意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另外,在针对患儿的年龄进行分后得出,对于三岁以下的患儿来说,在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0)52.63%,是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出现不良事件概率最高的[1]。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在儿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展开深入分析,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探讨研究后,可对医院的儿科护理模式进行不断更新、完善,使得儿科护理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儿科护理管理,确保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方法: 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开展研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依据造影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的颈动脉Vean、EDC、PSV、RI、PI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已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颈动脉Vean、EDC、PSV、RI、PI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超声科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安全预警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护理方法分别为安全预警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护理满意率为9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过程中应用安全预警护理的不仅降低多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获得了患者和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以及贫血程度和预防不良事件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妇科门诊接诊的妊娠期贫血患者 60例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女性 60例作为对照组,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2月为研究时段,检验并对比血常规。结果:与对照组 MCH、 MCV、 MCHC指标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 RBC、 Hb、 RDW指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 P<0.05;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 MCH、 MCV、 MCHC指标显著较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高, RBC、 Hb、 RDW指标显著较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低,具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贫血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疲劳程度同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重症监护室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设为C1组(观察组65例)与C2组(对照组65例)。针对C1组ICU护理人员,选择弹性排班模式的方法实施护理;针对C2组ICU护理人员,选择常规排班模式的方法实施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以明确不同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疲劳程度同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的相关性。结果在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以及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重症患者(P<0.05)。在弹性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未表现出强烈的疲劳程度,在常规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表现出的疲劳程度较为严重,从而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护理人员的疲劳程度同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表现为正相关。结论弹性排班可以有效保证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成功降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产生的疲劳程度,从而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8例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用药后6、12、24h,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较对照组患者28.1%更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