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出院过渡期是药物不良事件的高发阶段,将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将增加药源性不良反应及再次入院的风险,因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是近年来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 老年患者发生出院过渡期 ADE的主要因素 、 减少老年患者过渡期发生 ADE 的护理措施 、 老年患者出院过渡期的用药管理策略 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药物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 出院过渡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脐静脉置管(UVC)新生儿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间本院接收的64例行UVC新生儿,分为2组(随机数字表法,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3.13%)与对照组(25.00%)相比,不良事件发生更低(P<0.05)。结论:针对UVC新生儿,通过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集束化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及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的59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59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管道滑脱27例,占45.76%,给药错误14例,占23.72%,压疮10例,占16.94%,烫伤4例,占6.77%,标本采集事件2例,占3.38%,护理服务投诉2例,占3.38%。结论为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重症医学科应提高科室安全等级,采取措施减少用药错误,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优化护理流程 对 降低急诊胸痛患者救治时间及不良事件 的影响 。 方法: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选择我院 96 例 胸痛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 48 例;观察组采取 优化护理流程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 救治时间 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结果: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 救治时间 进行对比,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 。其次对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进行对比,观察组 不良事件发生和死亡均低 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 。 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 对 急诊胸痛患者 的救治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另外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急诊 胸痛 救治时间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行PCI手术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直至出院,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PCI手术前、手术后6h及手术后1d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水平以及随访12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dCK-MB、cTnI及MDA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同时间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缓解PCI术后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PCI 曲美他嗪 心肌损伤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因分析法,对儿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儿科护理中出现的38例不良事件以及对应患儿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根因分析法对在儿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类别,如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或者坠床、因意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或者其他不良事件出现以及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儿科护理出现不良事件中,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的发生分别为(11)28.94%、(9)23.68%、(7)18.42%;而因以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分别为(1)2.63%、(2)5.26%、(2)5.26%、(1)2.63%、(5)13.15%。通过对比观察,可发现出现输液渗漏、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的发生明显高于因意外拔管、识别错误、出现烫伤、压伤、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在针对患儿的年龄进行分后得出,对于三岁以下的患儿来说,在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0)52.63%,是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出现不良事件概率最高的[1]。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在儿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展开深入分析,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探讨研究后,可对医院的儿科护理模式进行不断更新、完善,使得儿科护理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儿科护理管理,确保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中患者实施安全预警护理模式,探究对护理不良事件控制中的影响。方法:摘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进入神经内科的患者68例为研究范例,借助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有34例,观察组施行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模式。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 神经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冠心病 介入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方法: 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开展研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依据造影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的颈动脉Vean、EDC、PSV、RI、PI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已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颈动脉Vean、EDC、PSV、RI、PI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超声科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狭窄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安全预警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护理方法分别为安全预警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和护理满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6.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护理满意为9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过程中应用安全预警护理的不仅降低多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也获得了患者和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 神经内科护理 不良事件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分娩中采用特需病房陪伴式情感护理,做好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分析。方法:选取2022.01.01—2023.12.31日收治的52例产妇,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人数均为2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特色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效果较好,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产房产妇分娩中采用特需病房陪伴式情感护理,整体效果较好、满意度良好。

  • 标签: 特色优质护理 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减少老年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老年病科的患者200例,根据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老年病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以及贫血程度和预防不良事件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妇科门诊接诊的妊娠期贫血患者 60例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女性 60例作为对照组,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2月为研究时段,检验并对比血常规。结果:与对照组 MCH、 MCV、 MCHC指标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 RBC、 Hb、 RDW指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 P<0.05;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 MCH、 MCV、 MCHC指标显著较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高, RBC、 Hb、 RDW指标显著较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低,具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贫血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妊娠期 贫血 血常规 贫血程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疲劳程度同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重症监护室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设为C1组(观察组65例)与C2组(对照组65例)。针对C1组ICU护理人员,选择弹性排班模式的方法实施护理;针对C2组ICU护理人员,选择常规排班模式的方法实施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以明确不同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疲劳程度同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的相关性。结果在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以及隐患事件)的发生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重症患者(P<0.05)。在弹性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未表现出强烈的疲劳程度,在常规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表现出的疲劳程度较为严重,从而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护理人员的疲劳程度同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表现为正相关。结论弹性排班可以有效保证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成功降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产生的疲劳程度,从而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

  • 标签: 弹性排班模式 常规排班模式 疲劳程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8例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用药后6、12、24h,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凝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为8.8%,较对照组患者28.1%更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凝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心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采集不良事件发生及报告信息。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由14.3%提高到83.3%(P<0.01);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的态度显著改善(P<O.01)。结论在心内科病房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提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心内科病房 非惩罚性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差错 主动报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