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57例AIS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29例,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纳入28例,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评价组间急救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急救相关时间均更短,GOS更高,NIHSS更低,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复杂肾结石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对照组79.41%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同对照组20.59%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复杂肾结石患者,采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选标准选择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临床为干预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石清除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离床活动用时、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7、12.345、10.322、5.206,P〈0.05)。干预组结石清除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67,P=0.000);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56,P=0.016)。两组术前生理、社会关系、心理、环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94、19.738、24.471、33.319,P〈0.05)。结论: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优势包括:穿刺精准度高、术中出血少以及手术用时、离床活动用时、住院用时均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经脐单孔三通道腹腔镜治疗上尿路疾病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09月行经脐单孔三通道腹腔镜手术138例,包括肾囊肿去顶减压术75例(单侧57例,双侧18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2例(单侧24例,双侧8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3例;肾固定术1例;肾切除术12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15例。男61例,女77例,平均年龄(52±12)岁。自制通道由两个环和一个无菌手套组成。取脐旁2cm切口,置入自制多通道,利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结果共完成了138例手术,手术效果满意。除3例转为开放手术外,其他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4.5士52.3min;术中平均出血56.5士109.5ml;住院时间平均4.5士5.5d;术后平均留置引流时间2.4d士2.6d。术后均随访2-12个月,脐部切口愈合良好,外观美观,无脐疝等并发症,复查B超及腹部CT检查均无复发。结论经脐单孔三通道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切口瘢痕隐蔽,具有良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术式安全可行,且在术后完全康复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步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FES组、头针组、联合组3组,各20例。FES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FES治疗仪。头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联合组基于FES组配合头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和三维步态分析仪分析患者的步态参数(步频、步速、步长、步行周期)。结果治疗3周后,对比3组FMA评分和步态参数,发现3组FMA评分及步态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FES组及头针组(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FES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步态有积极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6)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n=66)患者实施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无差别(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研究组为95.45%,则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6.0923,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10月1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一组(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确诊直至专科治疗时间(26.01±9.01)min、接诊直至确诊时间(20.12±6.01)min与对照组确诊直至专科治疗时间(48.02±12.45)min、接诊直至确诊时间(30.25±8.15)min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7.14%高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85.71%(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显著缩短患者确诊直至专科治疗时间、接诊直至确诊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则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静脉溶栓各节点耗时均较短,60min内静脉溶栓率较高(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应用,能够缩短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各节点的时间,进而提高溶栓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式护理联合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护理流程效率的影响,以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增加患者生存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80例,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和观察组(40例,在心梗绿色通道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整合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流程效率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使用整合式护理联合心梗绿色通道护理的流程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使用整合式护理联合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在临床应用中能获得更高的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中心通道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177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88)、对照组(n=89)两组,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急救中心通道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2023年12月。结果 研究发现,接受规范化急救中心通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在有效率、遵医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规范化急救中心通道干预后,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依从性增强,有助于康复。因此,出院后可积极推广规范化急救中心通道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段:2023.1.1-2024.3.31,研究对象为469例在Quadrant通道下实施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23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35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指标用时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症患者使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提升服务质量,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抢救治疗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比组间急救时间,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更少,急救效果更好(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