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GCT)中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在37例GCT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病例组GCT组织中Ki67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随临床分期升高Ki67表达水平升高(P〈0.05);核分裂相高者Ki67增殖指数高于核分裂相低者(P〈0.05);复发病例Ki67表达高于原发病例(P〈0.05);在成年型GCT中弥漫型Ki67增殖指数高于滤泡型(P〈0.05)。结论:GCT中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检测Ki67表达对GCT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可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术后1周LDL-C为2.29~2.78mmol/L的设定为M1组,将术后1周LDL-C为2.79~3.27mmol/L的设定为M2组,将术后1周LDL-C为3.28~3.75mmol/L的设定为M3组,对比3组在HDL-C、TC、LDL-C三项指标差异,测定3组SYNTAX、HbA1c、hs-CRP、LVEF,对比半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AMI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与SYNTAX、HbA1c、hs-CRP、LVEF四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M2、M3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M1组(P<0.05),TC、LDL-C水平显著高于M1组(P<0.05)。M2、M3组SYNTAX、HbA1c、hs-CRP三项指标显著高于M1组(P<0.05),M2、M3组LVEF指标显著低于M1组(P<0.050)。M2、M3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M1组(P<0.05)。AMI患者PCI术后LDL-D水平与SYNTAX、HbA1c、hs-CRP三项指标呈正相关,与LVE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可结合SYNTAX、hs-CRP、LVEG三项指标对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体检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1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三组。回顾性分析HCY与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各组之间的关系,并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眼底病变加重,HCY水平逐渐升高,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及BMI也随着眼底病变加重而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对HCY水平有影响。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可降低HCY水平。随着眼底病变的加重,HCY水平逐渐升高,说明HCY可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供早期临床依据。
简介: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探讨斑块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ACS50例。比较SAP组和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的斑块类型,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与ACS发病的关系。结果:79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147个,其中SAP组检出50个,ACS组检出97个。SAP组和ACS组患者的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以硬斑块为主(占72.0%),ACS组以软斑块为主(占64.9%)。随访5个月,20例患者再发ACS,分析其随访之前的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ACS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软斑块。结论:64排螺旋CT可通过对不同密度斑块及相应层面对比剂CT值测量,从数值上区分硬斑块及软斑块,以判别斑块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前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as—CRP)浓度与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将发病12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81例,分为“无复流”且(n=17)和正常血流组(n=64)。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APP—A浓度;CTnI及hs—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无复流”组血清PAPP—A、CTnI及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血流组。“无复流”组血清PAPP—A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血清PAPP—A浓度与hs—CRP浓度无明显相关性;血清CTnI浓度与hs—CRP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诊PCI治疗前血清PAPP、CTnI浓度在理论上可以识别“无复流”的高危患者。
简介: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jalgrowth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insertcontainingreceptor,KDR)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岩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幂: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岩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词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资料,并定期X线胸片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73例,影像学表现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等。病灶恶化进展39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29例,3个月后CD4均不程度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