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温针灸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温针灸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温针灸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疼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和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指导临床医生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此次治疗前均有带状疱疹病史,且均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西医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B12等药物治疗。B组用传统中医针灸康复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但是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下降较A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最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21例参与此次研究,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中医针灸疗法;同期纳入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21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面部神经功能分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面神经功能分值改善情况较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中医针灸,对患者病情症状的改善以及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瘫痪患者经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2例脑外伤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瘫痪患者经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瘫痪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温针灸应用于腰腿痛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腰腿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46例,应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腰腿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腰腿痛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腰腿痛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腰腿痛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腰腿痛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43%(37/46),实验组腰腿痛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应用于腰腿痛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