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术后给予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巨大侵袭性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DB)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颅底侵袭性FDB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9岁,CT和MRI检查发现前中颅底巨大(9.7cm×8.8cm×7.9cm)沟通性肿瘤,于2013年8月28日经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肿瘤;因肿瘤复发、症状加重,于2014年9月3日二次行经右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首次手术后鼻塞和视力减退明显缓解、嗅觉消失,病理诊断为颅底侵袭性FDB;术后3个月MRI检查示肿瘤复发。二次术后病理诊断:颅底FDB,随访至今14个月,未见病情明显进展及肿瘤复发。结论颅底侵袭性FDB的病程进展迅速,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理学提示生物学行为不良,术后很快复发,主张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不建议行放疗、化疗,同时注意密切随访、警惕恶变。
简介:背景:感染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关注的是游走型细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而生物膜型细菌是否也是其预后危险因素尚缺乏相关的临床报道。目的:比较无菌性和感染性(生物膜型细菌)股骨骨不连患者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的股骨骨不连患者26例。按照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9例和无菌组17例。所有的患者术中均取深部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记录并分析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敏感抗菌药物选用种类和疗程、术后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结果:26例中24例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2%,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8±1.4)个月。无菌组1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1.4)个月。感染组9例中7例骨折愈合,2例因为感染复发未愈合,骨折愈合率为78%,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6.3±1.5)个月。两组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即使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也应该对所有的骨不连患者进行术中细菌学培养,以最终判断感染是否存在。术后敏感抗菌药物规律治疗,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术后感染复发率。
简介:目的建立山羊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硫酸钙人工骨对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区新骨生成的作用及局部使用硫酸钙对血清总钙的影响。方法8只山羊随机分为A组(硫酸钙组)和B组(对照组).建立牵引成骨(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模型。A组预牵开3mm间隙,注入硫酸钙人工骨;B组常规牵引:两组均于术后第5天开始,以0.5mm/12h的速度牵引,A组连续牵引7d,B组连续牵引10d,两组颌骨总延长距离均达到10mm。术前及术后早期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总钙浓度。牵引结束后第6周取材,对新生骨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等指标进行观察检测。结果所有山羊下颌骨均延长了约10/mm,A组血清ALP浓度、新生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密度及三点弯曲断裂最大载荷值均比B组高(P〈0.05),而血清总钙浓度与B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硫酸钙人丁骨在牵引成骨的早期对新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且局部应用硫酸钙对血清总钙浓度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手术后病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6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患者出现病症复发,将其归于观察组,另外590例患者未出现病症复发,将其归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抗结核治疗时长、病灶手术清理情况以及术后治疗、耐药、术后静态休养时长、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抗结核治疗时长、病灶手术清理情况以及术后治疗、耐药、术后静态休养时长、贫血以及营养不良指标分布情况均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探究中可见与患者围手术期的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可在临床治疗中起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颅脑外伤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84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昏迷前进行手术,对照组则于患者昏迷后进行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昏迷前以及对反射灵敏时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接收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或者减少并发生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这种骨科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接收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或者减少并发生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这种骨科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老年患者又占到约70%【2】,特别是老年人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四部份骨折。单纯的锁定钢板固定或加同种异体松质骨条的移植、无法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容易出现复位丢失、固定失败等一系列并发症,有学者提出以锁定钢板联合同体异体腓骨棒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从适应症、作用机制,效果评价取得良好出效果【3】。为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结构性植骨在膝关节翻修术中大块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1994~2001年芬兰坦佩雷大学医院应用单一翻修假体及同种异体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大块骨缺损患者10例(膝),男1例,女9例,平均年龄70岁(61—77岁),平均随访5年(1~8年),所有手术均由两名高年资专科医师执行,采取KSS评分评估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最后随访时,患者膝关节K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9分(4~51分)提高至81分(28—102分;P〈0.05);疼痛评分由术前的18分(0—30分)提高至42分(10—50分;P〈0.05)。2例出现假体周围透亮线(〈1mm),但没有任何松动症状;所有结构性植骨均获得满意的愈合,最后随访时没有出现吸收征象,1例患者术后出现膝前疼痛,经髌骨表面置换后症状消失。结论同种异体骨结构性植骨应用在膝关节翻修术中大块骨缺损中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重建下肢力线、第三代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及有由专科医师实施手术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跟骨牵引弓行跟骨牵引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8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跟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跟骨牵引弓行跟骨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优良评价总占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创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跟骨牵引弓行跟骨牵引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创口感染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我科收治的24例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伴有顽固性下腰痛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并判断骨质疏松情况,均行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三维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使用椎弓根钉8~10枚,关键椎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平均6.5枚/例;手术时间平均158(125~200)min,出血量平均356(200~560)ml。术后脑脊液漏6例,经处理后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椎弓根钉拔钉、断钉,无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及骨水泥漏致栓塞病等严重并发症。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5年。术后即刻胸腰段后凸较术前平均矫正率为71.85%,未次(2~2.5年)随访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1.43%,随访期的矫正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2年胸腰段后凸Cobb角、腰痛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期之间后凸Cobb角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ODI评分与术后即刻及1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月及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适用于后凸Cobb角〈50°、最大单个椎体压缩比〈0.70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改善顽固性下腰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