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概念最早是在2013年由Shoo Lee所提出,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历经10余年的发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已逐渐成为医疗护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护理模式强调家庭成员在护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重在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促进患者康复。近些年,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提高家庭成员的参与程度,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进程,旨在为家庭参与式护理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6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家庭康复计划、定期上门指导、康复护理知识培训和心理支持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庭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护理有效率,提升家庭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023年NICU早产儿27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后生生长发育指标与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身高增长、头围增长与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胎粪排尽时间、恢复体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护理中效果明显,有重要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早产儿例数为45例,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早产儿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早产儿头围、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早产儿头围、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情况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早产儿更好的恢复,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掌握度也会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家庭护理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128例实施远程家庭护理时压力性损伤未痊愈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12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再实施远程家庭护理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实际护理情况还是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家庭护理在老年压力性损伤延续护理中展现出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远程家庭护理既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医护人员随时与患者达到沟通,从而解决患者的诸多实际问题,有效的改善了传统电话沟通而产生的理解错误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模式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小儿川崎病患儿,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常规护理)、B(n=30,予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两组,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2021年8月-2022年8月。结果 B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家属疾病知识认知评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式合作照顾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家属疾病认知,并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辅助护理人员对小儿川崎病患儿展开临床干预,最终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并赢得更高的临床认可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2022年6月(开始/结束)94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家庭参与式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家长满意情况、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身长、体重、头围较之对照组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模式效果较为理想,应用后家长满意度提升,新生儿发育理想,可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62例脊髓损伤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1年,对照组按常规随访护理1年。于出院时、出院6个月及出院后1年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压疮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DS得分、SAS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重建患者的自信,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对居家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6个月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调查两组病人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帕金森病致残量表-夜间量表(SCOPA-NS)和日间量表(SCOPA-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MoCA评分高于常规组,FAQ、HAMD、HAMA、SCOPA-DS、SCOPA-N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改良Ashworth量表、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Ⅲ)、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平衡及步态评价量表(FG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Ashworth、UPDRS-Ⅲ、PDQ-39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FGA、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人居家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负性心理、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提高其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焦虑、抑郁心情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情绪评分为(33.92±2.47)分,抑郁情绪为(35.27±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5.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能有效的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使产妇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