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产科大出血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6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58例孕产妇合并大出血休克患者(观察组)。对照组为行异体血输注同类住院患者62例。用纱布称量法及引流量计算2组术中失血量并记录;对2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并比较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记录观察组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平均输自体血(573.6±162.7)ml,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RBC、HB及HCT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水平(P〈0.05);3观察组血液稀释后FIB与PLT明显下降(P〈0.05),术毕回升至术前水平。结论:ANH自体输血能够减少产科大出血患者术中失血,能减少异体血输注,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 自体输血 产科 大出血 手术
  • 简介: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输血机构质量管理项目中提出输血机构应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强调血管到血管整个输血链条过程控制,即建立在过程方法模式上。

  • 标签: 新法规 采供血 关键质量控制点
  • 简介: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发,我国输血医学不断发展,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成分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普遍认可,医院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方面仍然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观念陈旧、重视不够、不合理用血和过度用血等情况[1]。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地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用血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各级用血机构专业人员对输血法律法规、成分血使用熟悉程度,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医疗机构 专业技术人员 临床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CCP)抗体、抗角蛋白(AKA)抗体、抗核周因子(APF)和RA33抗体在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EORA(EORA组)、69例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PMR组)和47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AKA、APF和RA33抗体检测,其中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AKA和APF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法检测。结果:①抗CCP抗体、AKA、APF和RA33抗体在EORA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9%、95.8%)、(33.7%、91.4%)、(31.6%、89.4%)和(36.8%、86.7%),显著高于PMR组和对照组(P〈0.01)。②EORA组抗CCP抗体敏感性显著高于AKA、APF和RA33抗体(P〈0.05)。联合检测4种抗体,敏感性有所降低,但使阳性率提高至98.9%,且有更高阳性预测值。③69例PMR患者中有6例患者CCP抗体阳性,3例AKA阳性,且与CCP抗体相重叠,2例APF阳性,2例RA33阳性,1年后3例重叠阳性PMR患者确诊为EORA。结论:PMR与EORA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特征,临床上有时难以鉴别,极少数病例,在早期不典型时易误诊,但抗CCP抗体、AKA、APF和RA33抗体仍主要出现在EORA患者中,尤其抗CCP抗体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更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等,4种抗体联合检测对EORA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联合检测 自身抗体 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储存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以及溶血率检测,了解去白悬红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影响。方法:收集储存期1周(1w组)、2周(2w组)、3周(3w组)、4-5周(4-5w组)去白悬红各10袋,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后立即(0h)和(4±2)℃保存24h取样测定其K+、FHb,并计算溶血率。结果:洗涤后0h,4组K+含量分别为(0.38±0.04)、(0.44±0.08)、(0.53±0.23)、(0.65±0.20)mmol/L,3w组和4-5w组明显高于1w组、2w组(P〈0.05);洗涤后保存24h,各组K+分别为(1.89±0.32)、(1.89±0.60)、(2.02±0.45)、(2.62±0.31)mmol/L,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但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无论是洗涤后0h,还是保存24h,FHb、溶血率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而且4-5w组洗涤红细胞保存24h,FHb为(0.90±0.32)g/L,明显高于国标水平。结论: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保存期4-5w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而且制备好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减少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悬浮时间。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钾离子浓度 游离血红蛋白 溶血率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需输血急性白血病患者能否通过应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方法:随机选择2008-01-2012-01血液科住院治疗急性白血病(除去M3)需要输血患者,去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将19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95例)及对照组(96例),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分别输注普通血液成分及去白细胞血液成分,最后比较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89%∶52.08%,P〈0.05)。结论:对于需输血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技术能减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技术 白血病 急性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与纤溶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160例及健康对照者80例血浆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及D-二聚体(D-dimer)活性或含量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AT、t-PA活性显著降低,PAI-1、D-dimer活性或含量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AT、t-PA、PAI-1、D-dimer活性或含量水平亦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活性亢进。

  • 标签: 冠心病 抗凝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10—01—2011-12临床分离菌,采用合肥恒星HX-2l型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进行补充。结果:300株CNS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21株(73.7%)。药敏结果显示MRCNS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CNS菌株。结论:MRCNS高检出率及多重耐药性逐年增高,给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造成极大压力。万古霉素可作为多重耐药CNs感染治疗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老年患者 痰培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输血传播疾病及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概率低,其临床疗效好于手工采集血小板。因而,机采血小板日益受到重视〔1-2〕。但是,机采血小板体外循环血量大,并且需要输入一定量抗凝剂和生理盐水,一部分献血者会出现献血反应。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体温
  • 简介:目的:为了评价微柱凝胶技术(MGCT)检测抗-D效价。方法:用MGCT和试管抗球蛋白实验(TCT)同时检测38例孕妇血清抗-D效价。结果:MGCT检测抗-D效价高于TCT2~6滴度(平均提高3~4个滴度),MGCT检测抗-D效价灵敏度显著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MGCT法检测抗-D效价是一种灵敏度较高方法。

  • 标签: 微柱凝胶技术 抗一D 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了解徐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初筛、确认、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对170900人份献血者检测过程中确认RhD阴性847例(0.49%),其中检测出含有不规则抗体有12例(1.4%),在RhD阴性献血者中A型有254例(29.9%),B型有248例(29.2%),O型有267例(31.5%),AB型有78例(9.2%)。结论:通过对RhD阴性献血者检测,了解徐州地区RhD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及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对RhD阴性血型档案库建立及有效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RhD阴性初筛及确认 血清学表型 不规则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发热儿童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WBC分类及形态观察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POCT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CRP,BC55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WBC计数。抗凝血制片,染色,油镜下检查WBC分类及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4777例发热儿童外周血形态发现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溶血性贫血。确诊病原学感染3959例:细菌感染2170例,CRP,核左移,中毒颗粒,WBC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1500例,L%、异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289例,CRP、WBC、核左移高于病毒组,低于细菌组。结论:CRP、WBC计数、WBC手工分类及形态学观察有助于儿童发热病因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了解机体抵抗力和预后观察。

  • 标签: 发热儿童 CRP WBC计数 WBC分类 核左移 异淋
  • 简介:目的:探讨抗D抗体产生与RHD基因Rhesusboxes及外显子相关性。方法:收集有抗D抗体血液样本42例,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表型,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定RhD阴性,吸收放散试验确定RhDel型,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序列特异引物技术检测RHD基因Rhesusboxes及外显子。结果:在42例样本中,24例(57.14%)样本只含有杂交盒,18例(42.86%)样本中同时含有上游盒、下游盒和杂交盒;RHD基因10个外显子全部缺失有23例(54.76%),部分缺失有10例(23.81%),所有外显子全部存在有9例(21.43%)。结论:RhD阴性女性经妊娠产生了抗D抗体,很可能与RHD基因杂交Rhesusbox及RHD基因不完整性有关。

  • 标签: RHD 基因 RHESUS BOX 外显子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pre-S1)在几种常见乙肝模式患者鉴别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53例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患者血清及50例全阴对照组血清,同步进行pre-S1及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85.7%,HBV-DNA检出率为87.8%;在HBsAg(+)、HBcAb(+)、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53.9%,HBV-DNA检出率为49.4%;在HBsAg(+)、HBeAg(+)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78.3%,HBV—DNA检出率为80.0%;在HBsAg(+)、HBcAb(+)模式组,pro-S1检出率为28.6%,HBV—DNA检出率为24.5%;在HBsAg(+)、HBeAg(+)、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16.7%,HBV—DNA检出率为0.0%;在其他模式组,pre-S1和HBV-DNA检出率均为0.0%。结论:乙肝前S1抗原可作为HBV在体内复制可靠标志。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HBV-DNA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体输血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及部分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0例,血红蛋白65-75g/L,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不给予输血治疗,试验组患者20例,给予输注少白红细胞2-4U,并分别于输血前、输血后1d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IgG、IgA、IgM、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NK细胞、CD3^+、CD4^+、CD4^+/CD8^+较输血前显著减少(P〈0.05);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IgG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A、IgM变化不显著(P〉0.05);输血前、输血后1d2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体输血对纠正患者失血性贫血有疗效,但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明显;对于异体输血量在一定范围内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异体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手工法和全自动机器在制备洗涤红细胞质控指标,比较2种方法对红细胞质量保证效果差异。方法:各取24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全血,于当日采血离心后制成红细胞制剂,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进行洗涤。结果:与手工法相比,使用全自动机器洗涤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血浆蛋白和白细胞清除率明显升高,临床输注无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全自动机器洗涤红细胞效果好、洗涤时间短,可以替代手工方法为临床提供安全、高质量洗涤红细胞。

  • 标签: 红细胞 ACP215血液处理仪 手工法 洗涤红细胞
  • 简介:患者,男,71岁,因“体检发现脾大1年余”于2006年813日入院。既往体检,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腹股沟淋巴结串珠样肿大,心肺阴性,肝肋下未触及,巨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9.3×10^9/L,Hb117g/L,

  • 标签: 白血病 慢性 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170例患者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检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得出Gensini积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hs-CRP相关性。结果:由低至高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后,hs-CRP在不同Gensini积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结论:血清中hs-CRP浓度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指标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 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稀释疗法联合羟基脲等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真多症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去除红细胞2~4次后,立即给予羟基脲等药物治疗。结果:经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去除红细胞后,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好转,再经羟基脲、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 羟基脲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AMI传统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与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冠心病(CHD)患者143例,其中AMI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选择同期入院与CHD患者具有性别及年龄可比性且排除CHD诊断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各组Hcy水平,综合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AMI组较UAP、SAP及对照组,UAP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高Hcy血症发生率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UAP组及SA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则老年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清Hcy水平均是老年AMI独立危险因子(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AMI发生率高Hcy组显著高于Hcy水平正常组(均P〈0.05),但吸烟率、BMI、年龄、性别则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Hcy是老年AMI一项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促进多种危险因素相互聚集并发生AMI。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