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在21世纪第四个秋天来临之际,蚕业总站迎来了她40岁的生日。回顾建站40年走过的历程,文化的力量始终起着推动蚕业总站发展的重大作用,可以说蚕业总站的发展就是一部文化的创新史。

  • 标签: 事业发展 人才培养 蚕业教育 技术推广 文化 广西
  • 简介:常言道:育好细蚕七成收,饲育细蚕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县细蚕共育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逐步稳定发展,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细蚕共育是蚕桑生产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推行细蚕共育,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我县是全省最早推行细蚕共育的县。1972年,我们在那务镇增村试办起了第一个细蚕共育室,以后在全县逐步推开,近二十年来,我县细蚕共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推广、改革、发展三个阶段。

  • 标签: 蚕桑生产 蚕茧产量 种桑 茧站 蚕区 蚕茧质量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期刊业,改变了传统印刷期刊唯一的出版方式。网络版期刊比印刷版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改变了印刷版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各种专业期刊将面向全球有兴趣的读者,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发行的速度也将更加快捷、方便,减少期刊情报传递过程中的障碍,成为扩大期刊影响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因此,网络版是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寻求的一条高效发展的路子,并提出农业期刊网经营的创新思路。

  • 标签: 农业科技期刊 网络版 经营模式
  • 简介:<正>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为鄂、豫、皖三省八县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572.1万亩,其中耕地337537亩,山场426万亩,俗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县辖7区1镇,58个乡镇,总人口59.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01万人。金寨县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区”。即山区、老区、库区、贫困地区。

  • 标签: 茧丝绸 系列开发 蚕桑生产 持续发展 金寨县 辅导员
  • 简介:柑桔是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到2006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2.4万hm^2,产量突破20万t,产值高达2.5亿元。十堰市被湖北省列入全省优质柑桔板块,成为全省第二大柑桔主产区(仅次于宜昌市)。全市柑桔基地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和黄龙滩库区沿岸低山丘陵区。全市农户中有11.2万户、41万多农民从事柑桔生产,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6.4%。其中,丹江口市2005年柑桔种植面积达1.54万hm^2,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郧县柑桔面积达0.87万hm^2,是全省柑桔生产大县。

  • 标签: 柑桔业 十堰市 丹江口库区 优势 种植面积 支柱产业
  • 简介:可河乡地处参鱼河下游,属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辖4个村,30个社,1348户,5979人,耕地5846亩,年平均气温20-25℃,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更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经过全乡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1998年在实现桑树资源、蚕茧产量、质量“三恢复”目标的指引下。乡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全乡广大干

  • 标签: 提高质量 蚕桑生产 共育户 大蚕饲养 干热河谷 管理实施细则
  • 简介:协和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栽桑养蚕,由于经济效益好,蚕农积极性高,全乡已发展桑园2000多亩(133.3hm2),最高年发种12000张,产茧量达40多万kg,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蚕桑产业成为协和乡特色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协和乡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县委县府命名为"蚕桑产业科技示范村"。

  • 标签: 产业发展对策 特色主导产业 科技示范 产茧量 效益下降 八十年代
  • 简介:本文分析了影响蚕业发展的七种生产性弊病和不利因素,并针对生产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对桑蚕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蚕桑生产 可持续发展 行业管理 法制建设
  • 简介:本文分析了来宾市近年来的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截止2013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55.06万亩,缫丝企业12家,117组自动缫丝机,年生产白厂丝4041t。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桑蚕病虫害发生严重、桑蚕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来宾市 蚕桑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蚕桑产业是我州农业中产业基础较好、产业效益突出的优势特色产业。多年来,我州坚持实施持续稳定的蚕桑产业发展政策,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融合发上求突破,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蚕桑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全州生产优质桑椹7.36万t,预计蚕茧产量可达2.65万t(53万担)以上,蚕农茧款和桑椹收入可达15亿元以上,成为我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支柱产业。

  • 标签: 蚕桑基地 蚕桑产业 凉山 动转 创新 农业增效
  • 简介:从上世纪80年代起,江苏省宜兴市湖没镇积极开发特产资源,组织各村引进优势杨梅品种进行种植。发展至今,全镇杨梅种植面积超过800hm2,年产量约1300t,并带动了杨梅保鲜、加工及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果农致富。

  • 标签: 宜兴市 发展对策 产业现状 杨梅 种植面积 旅游业发展
  • 简介: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蚕桑生产 抗风险能力 产业化发展 蚕茧生产 生产现状 集中分布
  • 简介:浙江和江苏两省是我国优质桑蚕茧丝主要生产基地,代表了我国茧丝绸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最高水平.为了学习和借鉴先进省份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促进我区“三高”蚕业快速发展,2008年5月16~22日,我站蚕业发展考察团一行5人,先后赴浙江省的杭州、桐乡、安吉、湖州及江苏省的镇江、海安、东台、无锡、吴江等市、县,考察两省蚕业发展情况,重点考察两省的优质茧丝生产技术、蚕种生产经营与管理、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蚕农合作组织发展、缫丝加工及产业延伸等现状。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浙江省的桐乡和塔山蚕种场、

  • 标签: 蚕业发展 浙江省 江苏省 资源综合利用 生产基地 茧丝绸
  • 简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需要把握发展趋势,防止实施偏差,为此,文章提出了确立综合理念、命名与评价机制相结合、注重“特”字内涵、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特色小镇发展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等应对策略。

  • 标签: 特色小镇 趋势 偏差 应对策略
  • 简介:为了化解15个柑桔主产乡(镇、场)、220个柑桔专业村、2.93万hm2桔园、11万户种桔农户、30万桔农的个体化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桔农的组织化程度。湖南省石门县农业局、柑桔办、经管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契机,大力鼓励支持柑桔专业村、加工企业、个体营销大户组建柑桔专业合作社。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石门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化程度 加工企业 专业村
  • 简介: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

  • 标签: 蚕桑生产 生产现状 抗风险能力 产业化发展 集中分布 布局结构
  • 简介:在当今的中国"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农村中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中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产品的销售不畅、价格低廉进而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低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贫困人口有3000万人(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如果把标准提高200元贫困人口将达到9000万人,这其中绝大部份都分布在农村,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很重要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仅对农业经济中的一个分支蚕业进行讨论,讨论蚕业如何从农业概念的演变中受到启发寻求合适的发展对策.

  • 标签: 农业 蚕业 发展趋势 生产结构
  • 简介:翁源县委、县政府对茧丝绸产业的定位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不断扩大蚕桑种植规模,走“企农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化道路,把茧丝绸产业打造成翁源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本公司秉承“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加强企农合作建设、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致力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茧丝绸产业化建设,

  • 标签: 产业模式 持续发展 蚕桑产业 农业龙头企业 茧丝绸产业 产业化建设
  • 简介:在改革开放前,广西的蚕种业发展很慢,规模较小,广西的桑蚕茧产量也很低,位居全国第八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蚕业科枝的进步等,广西的蚕种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 标签: 改革开放 蚕种业 广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种业发展
  • 简介:雨城区合江镇魏家村所辖四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0亩(1亩≈667m^2)、农户278户920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魏家村委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发展蚕桑生产。2002年在区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栽桑500余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40%;养蚕农户160户,占总农户的57%;当年养蚕300张、蚕茧收入12万元,蚕农户平均收入750元,人平收入214元。

  • 标签: 蚕桑生产 健康 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面积 村民小组 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