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能谱CT金属伪影消除(MARs)技术与普通CT骨算法重建在消减脊柱内固定术后伪影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22例行脊柱金属内固定置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7岁.22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行能谱CTMARs技术检查(MARs组)、骨算法成像检查(骨算法组).测量并计算各组感兴趣区的伪影指数(AI),采用骨窗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标准对骨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MARs组和骨算法组患者骨窗图像质量评分情况,以及不同单能量值MARs组和骨算法组间AI的分布差异.结果MARs组中,随着单能量值的减低,AI值逐渐增高.MARs组各单能量值和骨算法组间比较,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6,P〈0.05);进一步组间LSD-t检验显示,在60~140keV条件下,MARs组AI值均小于骨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骨算法组(2.81±0.39)分,优于MARs组(2.00±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6,P〈0.01).结论能谱CTMARs技术和骨算法成像对消减脊柱金属内固定伪影各有优点,应当结合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CT成像技术.
简介:目的了解合肥市病毒性肝炎网络报告数据质量,为校正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病例,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评估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报告数据质量,同时抽取部分临床医生调查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报告标准知晓率。结果63家被调查单位均能开展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开展甲肝、丙肝和戊肝IgM抗体检测的单位分别占60.3%、60.9%和65.1%,46.0%的开展丙肝RNA检测。临床医生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报告标准知晓率为69.9%。调查病毒性肝炎1319例,报告率96.5%,及时报告率89.1%,重报率4.1%。网络报告病例诊断准确率84.6%,准确报告率56.2%。结论合肥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病毒性肝炎诊断准确率和准确报告率不高,临床医生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报告标准知晓率低,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两种微核试验对饮用水遗传毒性进行检测比较的灵敏性、有效性。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分别对某市的饮用水的有机浓集物的遗传毒性进行检测。结果1水厂水源水、末梢水和2厂的末梢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污染指数在1.5-2.0之间,属于轻度污染。2厂的水源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污染指数小于1.5,基本无污染。两个水厂的出厂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污染指数在2.0-3.5之间,属于中度度污染。两个水厂检测结果一致,都存在经过消毒工艺后水的致突变性增加的现象。结论对于遗传毒性的检测,两种方法都比较稳定,蚕豆根尖微核技术适用于低剂量致变因子遗传毒性的检测分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能更好的反映致变因子对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