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回顾自1980年代“新启蒙”知识话语建立以来,却伴之以“寻根”、“先锋”等等一路文学的“小”化、“纯”化,而近年来伴随着“非虚构”概念的倡导,又因为读者群体审美趣味和阅读特点的变更,我们似乎又感到了某种文学写作的观念变革的先声。事实上,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文学纪实的出版量就已经达到虚构文学的三倍。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年出版了众多描写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文学作品,写作者的材料和侧重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久久未经辩难的一个文学体裁--纪实文学。糜果才的长篇纪实文学《烽烟平型关》正是在这一历史场域之下进入我们讨论的视野。
简介:学界一直普遍认为。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晚明耶稣会士在中国推行的是“适应”政策。走的是“补儒易佛”的道路。然而,如果以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为视角,我们会发现《天主实义》中对《圣经》中的名词“Deus”(God)与动词“diligere”(tolove)的翻译实为“异化翻译”。即以天主教为本位,以古儒的概念翻译和阐释天主教的词汇,这与译入语晚明社会的主流儒家形成了“对抗”。用“上帝”或“天”翻译“Deus”势必会“颠覆”晚明的“天子”政治理念,因为人人都是由“上帝”或“天”创造的.所以人人生而平等,这样“忠”就失去了合法性;用“爱”(diligere)等同于儒家的“仁”,势必使人们舍“孝敬父母”而取“爱天主”.这样儒家的“孝”也就从根本上被“颠覆”了。
简介:巴特尔先生的《一个思想者的远行》随想八卷本出版面世了。对于按惯常说法踏入古稀之年的巴特尔先生来说,这既是他诗性生命历程的一个亮丽标识,也是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重之礼,实在令人可喜可贺!我和巴特尔先生相识有三十多年了。和文学界很多朋友一样,我一直认为巴特尔先生本质上是一位作家,是一位诗人。巴特尔创作的突出特征,是作品闪烁的思想光芒和焕发的哲理魅力。他竭力探求和寻找的诗与艺术的哲学思辨,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作为一位作家,一位诗人,他的思想不是概念性的;他不规避时代维度,但又不是时代概念的传声筒。他的作品体现着生命和生活、诗情和激情、特的表现形式里。
简介:摘要三严三实理念是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提出的一种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推进三严三实理念的意义、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简介:路遥是陕北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英年早逝,给中国当代文坛留下诸多遗憾。然而,他除了给当代文坛奉献出《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外,他还留下一份人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读书报》多次组织的"中国读者最喜爱的20世纪100部作品"的调查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始终名列前列。路遥的作品还被翻译成法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外读者中产生了共鸣。日本姬路独协大学教授安本实先生,是国外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路遥的专家。他为研究路遥及其作品,先后6次访问延安。他把路遥的《人生》、《姐姐》、《月夜静悄悄》等作品翻译成曰文,撰写了《路遥的文学风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