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视唱练耳学科是音乐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视唱练耳能力是每个音乐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本文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2年期间有关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杭理与分析,力图从现有的科研成果中找出研究规律,希望能够对更多的学习者有所启示,对视唱练耳学科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简介:一、历史渊源祁太秧歌也称太谷秧歌、晋中秧歌,是活跃在山西晋中盆地祁县、太谷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戏曲形式。最初起源于农耕生活,是一种伴随着田间农事活动而即兴吟唱的民间小调,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唐宋年间,南方的竹马、旱船、打花鼓、踢球等传到北方,融入秧歌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闹秧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唱的民间小调逐渐把动作、舞蹈、武术、技艺融入其中,加入故事情节,明代后分化为以舞蹈为主的"过街秧
简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长治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基层文化市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满足长治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长治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此,我们就其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营剧团进行了抽
简介: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裕固族民族的象征。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裕固族人思想观念的更新,传统服饰已经基本淡出了裕固族群众的日常生活。裕固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技术逐渐失传,越来越多的裕固族群众改穿现代化的时装,传统服饰早已成为仅在节日活动、旅游开发或某种盛大的场合中才被人们穿戴起来。可以说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剧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简介:一直以来,身体之于我们都是最熟悉而陌生的存在。每天,我们奔波穿行于茫茫的都市之中,高、矮、胖、瘦,步履匆匆或者悠哉游哉,形形色色的身体叙述着形形色色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舞者,只不过在传统中国社会的认知中,我们并不习惯用身体表达,至于身体的舞蹈,早已成了最熟悉而陌生的存在。
简介:自宋朝起,每逢端午,珠玑便组织“游茅船”、唱“旱地龙船歌”,这一独特的客家民俗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文章作者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将与“旱地龙船歌”活动相关的起船、转船、扎茅船、游茅船以及送茅船这几个环节进行实录,分析了“旱地龙船歌”的旋律、歌词、演唱方式以及伴奏乐器特征,并指明了其特定的社会功能。
简介:花灯"靠灯舞"取材于来凤土家族丧葬仪式中打绕棺环节中的一部分舞蹈.其传承和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来凤大河镇的治丧队组织者舒云峰成为唯一的"靠灯舞"传人."靠灯舞"在打绕棺环境中称"打靠灯",两两对决的武舞式舞蹈,在土家族打击乐的伴奏中踏乐起舞.来凤土家族丧葬仪式是土、苗、汉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其中相互渗透了佛教、道教、地方巫教及祖先崇拜等多种文化元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地丧葬仪式也在随之发生变迁,如环节的省略、道具的形变、乐器的西洋化现代化等都不断地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变化发展或流失.
简介:苗族姊妹节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主要存在于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极具民族特色,是当地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产业化与规模化的今天,节日活动越来越成为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手段,真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寻找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制衡点,在改善苗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珍贵的苗族传统音乐文化应成为关注的焦点。
简介:本文对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起源与传承进行了梳理,对其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剖析了造成舞蹈衰落的主要原因。
简介:文章基于对山南市9个县范围内23支藏戏队的基本情况进行的藏戏普查数据信息,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访谈获得信息为依据,使用2012—2014年期间进行抽查方式重点普查登记的数据实证分析,对这些藏戏队的目前现状和传承保护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结合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山南市民间藏戏艺术传承保护提供客观依据。
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坐着听讲,也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整合出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清楚字面上的非正式学习的含义,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在真实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非正式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为自己充电,他们认为通过非正式学习可获得可靠的知识.但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总结出系统而有效的非正式学习方法,目前提供的可利用非正式学习方法学习的资源虽有但不完备,因此需要渐渐地完备这些学习资源.
简介:民族民间文化(音乐)是各个民族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思考和价值取向。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师徒相承,并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流传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已处于濒危的境地,探索一条新的传承途径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简介: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民族音乐学关注度的逐步提高,对这一学科如何才能更加符合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具体的音乐事象时,我们的研究工作究竟是坚持个案调查,从"个案"观"整体",还是从宏观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决定了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是我们进行研究时必须做好的理论工作。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笔者所学,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简介:乡村民营黄梅戏剧团是丰富皖江地区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池州市群艺黄梅戏剧团无论从剧团规模上还是演出状貌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展演状貌、剧目、剧团规模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深描黄梅戏与当地民俗生活的密切联系,对黄梅戏传承与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简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安顺学院音乐专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在对近三年毕业生所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窥探当下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得失,为下一步课程改革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000—2012年视唱练耳研究情况分析
祁太秧歌生存现状调查
长治市民营剧团生存状况调查
肃南县裕固族传统服饰传承现状调查
当前中国社会对舞蹈的认知调查(上)
岭南珠玑“旱地龙船歌”调查报告
来凤土家族花灯"靠灯舞"调查报告
贵州凯里民间音乐活动调查——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
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生存现状调查及衰落原因分析
西藏民间藏戏队传承保护的调查与思考——以山南市为例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研究-以广州三大高校调查为例
走向文化自信的道路——贵州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调查与反思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以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与研究为例
深描黄梅戏与当地民俗生活——池州市群艺黄梅戏剧团田野调查报告
基于问卷调查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贵州省安顺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