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车尔尼生平略传奥地利钢琴家、教育家卡尔·车尔尼(Carl·Czerny)在1791年2月20日生于维也纳,1851年7月15日逝世于该地,是十九世纪前期维也纳派钢琴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父名文策尔(wenzel),原籍捷克,1786年移居奥国。车尔尼从小就学于其父,后拜贝多芬(Beethoven)为师,并求教于克莱门提(Clementi)和洪美尔(Hummel)。车尔尼作为一名演奏家并不能显示他的音乐才华,由于上台时总是怯场,在早年时期就停止这项艺术实践和一些社会活动,而作为一名钢琴教师他却获得很大成就,他在十六岁时就成为名噪一时的优秀教师,自此之后毕生致力于钢琴教育事
简介:<正>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是深刻而博大的。在最近那次维也纳爱乐音乐会上这交响乐成功了。这足以为维也纳那些多产作曲家的作品指出一个方向来。我们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知之甚少,很难全面地向人们介绍它们。迄今为上,他的较大的交响作品在维也纳仅介绍过《罗米欧与朱丽叶》和《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都是降种调性的。只有《无言歌》是F大调,是由鲁宾斯坦演奏的——虽然这是不足道的小作品,却相当具有迷人之处,而且鲁宾斯坦的演奏十分精彩,令人愉快;此外还有《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使人享受到愉快和美。这部新的交响乐让人惊喜的首先是其特殊的形式。在这一乐章中,是由慢板导入紧张而热情的快板的,从而引出了梦一般的D大调行板。在较短的幕间曲之后,这段行板结束。在这第一乐章的快速乐段中,慢拍子占了主导地位。这部交响曲的另一个特殊形式是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