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血液在人体中起着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环境平衡的作用,在各类疾病及外伤发生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医疗机构的血液需求也逐渐增加,加大了对供血安全的重视度。血站检验科是血站中重要一环,主要是对血液标本成分进行检测,从而保障用血安全性,故强化质量控制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血站检验科的检测质量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
简介:摘要:目的 上级监管部门为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规范检验检测市场、掌握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为了检验检测机构能够在有序开展工作的同时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对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实验室下发盲样进行考核 。方法:在社会重点关注的“一次性餐具用品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检测开展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结果:返馈信息结果合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免疫法)和邻联甲苯胺法(化学法)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粪便隐血试验结果提供参考,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用化学法(半定量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分别对200例病人标本进行隐血试验,查阅相关病例资料,以内视镜检测为金标准,探讨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200例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阳性率为19.8%,免疫法阳性率为10%。结论 免疫法灵敏度、特异性较化学法高,但有假阴性,且敏感度高,专一性强,但当被测抗原量高于抗体时,易产生后带现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而化学法易受饮食影响较大故建议在临床上应联合使用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准确性,避免误诊和漏诊,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重庆市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近4年血液报废情况,探讨减少血液报废的措施及策略。方法 对本站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2019—2022年本站总报废率为2.23%,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为1.13%,各年份间报废率有差异(p <0.05),非检测不合格是本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中采血不足量与乳糜血因素明显高于其他原因(p <0.05),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由高到低依次为:采血不足量>乳糜血>破损与渗漏>外观异常>特殊抗体>凝块>其他;按血液品种报废分类,血浆类报废明显高于其他血液品种(p <0.05),由高到低依次为:血浆类>全血类>红细胞类>冷沉淀类>血小板类;结论 从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血液储存到运输的各环节都可因非检测因素而造成血液的报废,需加强采供血过程各环节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报废率,使血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