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2020年~2023年度某地区流感监测结果,分析其流行性特征及控制措施。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段,借助国家流感监测系统,对本地区流感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对流感流行性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本地区2020~2023年度的流感发病率有所升高,流感发病率为2.61%;多发生在3~4月、11~12月份、儿童(0~10岁)和老人(≥60岁)中;病原学检测,本地区流感病毒多是甲型H1型病毒和乙型流感。结论:本地区2020~2023年流感发生率有所升高,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以甲型H1流感和乙型流感为主要类型,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进行产程监测与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9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产程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对两组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率、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是86.67%、4.44%、95.56%,对照组分别是55.56%、28.89%、80.00%,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MTMAttestTM490新自动快速生物监测方法在院感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新旧两种生物监测仪对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生物监测,其中快速生物检测法检测60锅次,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40锅次进行对比,对检测时间及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需7天才能取得结果,快速生物检测法只需1小时,两者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监测法合格率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速生物监测法的应用在确保准确、安全的前提下,除了提供高品质的无菌物品外,同时大大缩短了生物监测判断的时间,减少了急诊外科手术及植入物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体表监测技术的新型摆位方法,并对比分析其在头部放疗中与传统摆位方法的差异。方法通过图像引导配准结果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99例头部肿瘤患者358次摆位数据,其中传统摆位方法130次(41例),新型摆位方法228次(58例)。对比摆位误差分布情况、异常摆位个数、摆位时间等指标评估新型摆位法的优势。结果新型摆位方法3个线性方向即升降(Vrt)、头脚(Lng)、左右(Lat)摆位误差绝对化后分别为(0.07±0.07)、(0.08±0.06)、(0.06±0.06)cm,3个旋转方向即偏转角(Rtn)、俯仰角(Pitch)、翻滚角(Roll)摆位误差绝对化后分别为(0.53±0.41)°、(0.59±0.44)°、(0.59±0.46)°。其摆位精度相对于传统方法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24~6.10,P<0.001)。同时,新型摆位方法与传统摆位方法比较,异常摆位次数大幅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0.66,P<0.001),且摆位时间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光学体表监测技术的新型摆位方法有效提高了头部肿瘤放疗患者的摆位精度,显著缩小了6自由度床修正范围,大幅度降低了异常摆位概率,提示在头部放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东湖区预防接种后反应的发生情况,客观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以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方法对东湖区2008—2010年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4例中一般反应43例,占79.62%;异常反应5例,占9.26%;偶合症3例,占5.56%;心因性反应3例,占5.56%。结论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众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众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