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该次实验将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干预服务,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影响意义展开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为实验开展期限,选取该时段院内收治的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顺序,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安排,实行常规护理服务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划入人数(n=35);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划入人数(n=35),同时对两组相关资料、临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记录,评价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血象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体现,显优参照组,说明两组护理工作成效差异显著,研究组更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实施,既有效缩短血象恢复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引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活体动态示踪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小鼠体内移植后对损伤肝的趋向迁移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转染将CMV-Luciferase2-mKate2导入MSCs,96 h后运用流式细胞仪对表达远红外荧光蛋白mKate2的MCSs进行纯化筛选,得到基因转染的MSCs-R(MSCs-CMV-Luciferase2-mKate2)用于体外和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将小鼠(雄性BALB/c裸鼠)用随机数目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1)肝损伤实验组:以CCl4腹腔注射建立肝损伤模型,24 h后进行脾脏MSCs-R移植;(2)对照实验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磷酸缓冲液(PBS),24 h后进行脾脏MSCs-R移植;(3)肝损伤组:建立肝损伤模型,脾脏注射PBS;(4)空白组:腹腔注射PBS。移植后每天对小鼠进行生物发光成像,直至肝区光信号消失,在第14天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光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肝损伤实验组和对照实验组间光信号强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CMV-Luciferase2-mKate2慢病毒感染MSCs 96 h后,经过纯化筛选其蛋白mKate2表达率高于95%。体外实验显示MSCs-R细胞生物发光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R2=0.980)。MSCs-R脾内移植后第1天肝损伤实验组和对照实验组均可见干细胞迁移至肝脏,肝损伤实验组的肝区光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实验组(t=15.476,P<0.001)。对照实验组小鼠肝区生物发光信号持续5 d,肝损伤实验组光学信号持续11 d,其他2组无光学信号。组织病理学显示肝损伤实验组小鼠MSCs-R体内移植后肝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生物发光成像可动态示踪脾内移植的MSCs定向迁移并定居在受损肝脏内,肝损伤有助于MSCs定向迁移至损伤组织并发挥其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周、4周和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全部患者(100%)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只有1例(4.0%)改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8wk,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5.2±8.5g/L和25.8±7.8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A分别为45.7±10.3%和37.9±11.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ALT、AST、TBIL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随访两组AF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内皮细胞(ECs)与自体BMSCs低氧条件下联合培养对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s并向ECs诱导培养,用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内皮细胞表型;实验分组为BMSCs常氧成骨诱导培养组,BMSCs低氧成骨诱导培养组,BMSCs+ECs常氧成骨诱导联合培养组,BMSCs+ECs低氧成骨诱导联合培养组,持续培养7d,前6d应用PNPP法每天固定时间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作统计学分析;茜素红染色观察第7d矿化结节形成情况。低氧组为1.0%O2浓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BMS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诱导为ECs,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统计学分析表明,BMSCs+ECs低氧成骨诱导联合培养组的ALP活性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只有BMSCs+ECs低氧成骨诱导联合培养组有钙化结节形成,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结论:在一定时间内,由BMSCs诱导来源的ECs与自体BM-SCs低氧条件下联合培养,BMSCs的成骨活性可显著提高。
简介: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在肝母细胞瘤中的显像特点,以及该技术对术中微小病灶识别、肿瘤切缘界定和术中导航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拟切除肝母细胞瘤的患儿8例,术前至少24h予以静脉注射ICG,术中切肝前进行肝脏微小病灶检测、肿瘤切缘界定和手术导航,切肝后进行切缘病灶检测和肿瘤荧光分型,最终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8例肝母细胞瘤中,男童和女童各4例,年龄5~132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例,术前活检化疗后再手术1例,术前经验性化疗后再手术4例,2例一期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8例患儿肿瘤都呈现明亮荧光显影,与正常肝脏组织边界清晰;1例复发为微小病灶(1.0cm),但由于病灶位置较深(距离肝脏表面>1.5cm),肉眼观察、扪诊和ICG荧光显像未能发现,规则切除肝叶后,ICG识别出复发病灶。根据荧光显影分型,全荧光4例,其中2例肝母细胞瘤一期行肿瘤切除术;1例术前有活检和化疗史的病例;1例为复发病例,其有肝炎和肝轻度硬化病史,同时伴有肝脏弥漫性小结节样影。部分荧光4例,均为术前有经验性化疗的病例。结合肝母细胞瘤的病理分类,胎儿型7例,其中荧光显像为全荧光型4例,部分荧光型3例;混合性胎儿上皮和胚胎上皮型1例,其荧光显像为部分荧光型。所有病灶经ICG分子荧光边界定界,切除肿瘤后,经荧光再测和病理检查,均获得了肿瘤R0切除。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肝母细胞瘤中有较好的显影效果,显影类型与术前有无化疗有一定关系。ICG荧光显像在确定肿瘤边界和保证肿瘤R0切除具有一定优势和重要价值。但ICG荧光显像对深部微小肿瘤灶的识别和在肝硬化病例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分离、培养人左心耳c-kit+(CD117)心脏干细胞(c-kit+CSCs)的技术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心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药物筛选和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心脏手术中切取部分左心耳组织,经Ⅱ型胶原酶消化,接种培养、传代后进行流式细胞表面标志鉴定和无菌分选.结果通过单纯的酶消化方法可以成功地从人左心耳组织中分离出单个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型为经典的心脏干细胞表型——c-kit+,多次传代后c-kit+持续高表达,无菌分选后可获得高纯度的c-kit+心脏干细胞.结论本研究技术可从人左心耳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阳性率较高的c-kit+心脏干细胞,无菌分选后可获得高纯度的c-kit+心脏干细胞,进一步培养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用于实验和临床的c-kit+心脏干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影响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旨在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方法对干细胞前沿基础研究、标准化干细胞制剂来源、人员因素、临床研究、保障体系等影响干细胞临床研究开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干细胞前沿基础研究需待加强,干细胞研究机构无法获取高质量、来源清晰、质量可控的干细胞制剂,缺乏标准统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干细胞临床研究规范、专家共识、指南或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以及干细胞临床研究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了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缓慢。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并结合笔者近10年实践与探索,建议聚焦人类重大疾病,突破干细胞及转化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开展多中心干细胞临床研究,同时加强各类别人才培养,建立干细胞临床研究监管科学体系与机制等,加快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助力"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惠及民众健康。